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低脂或脫脂牛奶會提升致癌風險?

102/09/18 瀏覽次數 16869
民眾在商店有多種牛奶產品選擇,例如低脂、拖脂或全脂牛奶。(圖 / Pixabay)民眾在商店有多種牛奶產品選擇,例如低脂、拖脂或全脂牛奶。(圖 / Pixabay)
 
喝越多牛奶,罹癌風險越高?
 
今(2008)年1月初,《自由時報》根據外電,報導「低脂或脫脂牛奶會增加與攝護腺有關的局限性(localized)或良性(non-aggressive)腫瘤罹患機率,甚至可能提高罹患攝護腺惡性腫瘤的機率,全脂牛奶則沒有這種疑慮」,引起許多人的疑慮。(按,攝護腺癌沒有「良性」的,non-aggressive是指癌細胞還未擴散到攝護腺之外。)

事實上,這是路透社發布的新聞稿,根據的是兩篇在去年12月初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報》(半月刊)的研究報告。巧的是,那兩篇報告都是由朴性韓裔學者領導的團隊完成的,一位在美國夏威夷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另一位在美國國家衛生院癌症研究所(每年經費有47億美元)。

兩篇報告都是針對同一個問題所做的研究:鈣、乳製品、維生素D與攝護腺癌的關係。因為有些研究指出:攝取高劑量的鈣,會降低體內活性維生素D的量,而活性維生素D是抑癌分子。(按,活性維生素D就是鈣三醇。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促成維生素D在皮膚中生成,植物中也有維生素D。維生素丸中的維生素D,不外這兩種。但是它們在人體中還需要經過代謝,才會變成身體能利用的鈣三醇。)由於乳製品含有豐富的鈣,令人不免懷疑:牛乳飲得越多,罹癌的風險越高。

2004年,日本山梨大學由中國與日本學者組成的團隊,就發現牛奶飲用量與攝護腺癌的風險有正相關。可是,後來其他團隊發表的研究結論並不一致,有的甚至發現兩者的相關程度非常微弱。因此,夏威夷與癌症研究所的兩個團隊才著手研究這個問題。
 
兩篇新研究互有扞格
 
牛奶或乳酪等乳製產品的攝取量,其實都與罹癌機率沒有直接關係。(圖 / Pixabay)牛奶或乳酪等乳製產品的攝取量,其實都與罹癌機率沒有直接關係。(圖 / Pixabay)
 
夏威夷團隊研究的對象合計8萬多人,包括5種族群:非洲裔、夏威夷原住民、日裔、拉美裔及白人,平均追蹤了8年。在這個期間,有4,404人診斷出攝護腺癌。他們發現,鈣與維生素D的攝取量(無論來自食物還是來自藥丸),與比較嚴重的攝護腺癌病況毫無關係。乳製品與牛奶飲用量,也與攝護腺癌風險無關。不過,低脂與脫脂奶會提升攝護腺癌風險,而全脂奶會降低攝護腺癌風險。進一步的分析顯示,這種效果只限於原位或初階的攝護腺癌(癌細胞還未擴散到攝護腺之外)。

癌症研究所的團隊研究的是美國退休協會會員,超過29萬人,追蹤6年。在這期間,有1萬多人診斷出攝護腺癌,1,426人病況較嚴重,178人是致死病例。整體而言,鈣的攝取量與攝護腺癌沒什麼關聯。不過,病況比較嚴重的攝護腺癌與鈣的攝取量有「統計上並不顯著的」正相關。特別是,牛奶與乳酪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其中脫脂奶與比較嚴重的攝護腺癌相關性高。但是,作者刻意說明,在他們的資料中,低脂奶與攝護腺癌的風險沒有關係。因此,這個發現也許源自偶然因素,而不意味著任何因果關聯。作者的結論是,他們的分析結果並不支持「鈣與乳製品會提升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仔細閱讀這兩篇同時發表的報告,可以發現它們的結論雖然大體而言是一致的,但是細節卻有互相扞格之處。例如低脂奶與脫脂奶和初階或比較嚴重的攝護腺癌究竟有麼關係?事實上,這兩個團隊都發現,在統計上,無論是全脂、低脂、脫脂牛奶,與攝護腺癌的關係都不是非常顯著。對一般大眾,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