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科學史料的過程中孔恩驚訝地發現,經典的「亞里斯多德物理學」若以現代的物理學知識來看,不僅充滿謬誤,也毫無邏輯性。舉例而言,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然厭惡真空」,他認為物體前進的速度和其所受的外加推(拉)力成正比,但是和所受的阻(摩擦)力成反比,因而推論真空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在真空中,物體不會受到阻力,物體的速度將會無窮大,而且「物體一旦開始運動,就沒有理由停下來,因為物體應該停在那裡呢?所以物體只能靜止或不停地運動下去。」
一開始孔恩驚訝於亞里斯多德如此聰明的人怎會犯這麼大的錯誤,但他進一步思考之後認為,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並非錯誤,而是當時對科學的認知與現在完全不同。以上述例子來說,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其實正確,只是當時的科學是以「日常生活中能觀察到的現象」為基礎,而且慣性定律也還沒出現,自然會覺得物體不可能無止盡的運動。
此想法正是《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基礎:孔恩認為,每個學科在特定年代,都會有該學科成員共同的信仰、價值觀和經典實驗方法,孔恩將其稱為「典範(paradigm)」,而科學家們大多利用當時的典範來解決自然界的謎題。
然而,現實世界中總會存在一些用當代的科學認知無法解釋的「例外」,一旦例外越來越多,科學家就會開始懷疑典範的正確性。而當典範受到挑戰的「危機」時也正是吹響科學革命號角的時候了,科學家便會跳脫原本的思考模式,建立起新的理論體系,並形成一新典範來取代舊有的價值觀,並引發一場科學革命,這就是孔恩所說的「典範轉移」。
此理論正是《科學革命的結構》的主軸,它徹底改變了世人的科學哲學與科學史觀點,打破幾千年來大眾認為科學發展是「累進性」的固有想法,強調科學其實是透過不斷推翻舊典範才能有所進展。
初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書(圖/Wikimedia)
孔恩一生出版了多本科學相關著作,除了《科學革命的結構》外,還有《哥白尼革命》、論文集《必要的張力》等。由於《結構》一書在學界引發熱議也引來批評,孔恩在那之後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持續探討科學哲學的結構,致力於修正、強化自己的理論。後來他當他受聘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時,則投身語言學相關研究,針對《結構》第六章中提到的典範、典範轉移等詞語,進行更深入地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