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舉一個例子。堀越探望在富士見高原養病的菜穗子時,口中呢喃英國詩人Christina Rossetti的名詩〈誰看見過風〉(Who has seen the wind)。而我在「誰看見過風,我沒有你也沒有。但當樹葉顫動時,風正吹過」的日文翻譯中,想起另一個飛行愛好者黃崑巖教授。〈誰看見過風〉是他生前鍾愛的詩作,他也用詩中的「風」來比喻看不見,但人人應當追求的人文教養。
黃崑巖童年時也經歷過戰爭。1943年飛虎隊攻擊新竹基地,是臺灣第一次遭受空襲。當時他年僅9歲,眼見軍機低飛拉高,轟炸聲、引擎聲此起彼落,判斷是美軍來襲,連忙拉他姊姊回家躲避。但人生如此奇妙,數十年後他讀到歷史家白修德(Theodore White)的《歷史的追尋》(In Search of History),才發現白修德當時以記者身分採訪這場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