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一般泛指具有外殼的軟體動物,是一群很古老的生物,早在2億年前的寒武紀時代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從各地陸續出土的貝塚與遺址中,可以發現牠們與人類的生活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除了是重要的食物之外,貝殼是最早的貨幣,在先民遺物中也可以找到許多以貝殼做成的食器、飾品、工藝品或宗教法器等。
貝類的分布廣泛,從寒帶、溫帶到熱帶地區,從海洋、河口到陸地,從平地到高山,到處都有牠們的蹤跡,是僅次於昆蟲類的第二大動物群。全球的貝類估計多達8~10萬種,占了軟體動物門的絕大部分,儘管其種類繁多,若以食用價值來看,則以雙殼綱與腹足綱的種類為主,且多半仰賴人工養殖供應。根據統計資料,2014年貝類的世界總產量達1,900萬公噸,其中利用人工大量養殖的不到80種,卻貢獻了85%、1,611萬公噸的產量,創造超過190億美元的產值。
台灣所產的貝類大約有2,300多種,包括1,500種海螺、600種雙枚貝、200種蝸牛等。但論及養殖,則以文蛤、牡蠣、台灣蜆、花蛤等為主,其他如海瓜子、鳳螺、九孔、馬珂蛤、赤嘴、西施舌等也有少量養殖。
2014年,台灣養殖貝類產量約在10萬公噸左右,產值達109.4億新台幣。其中,文蛤、牡蠣與台灣蜆3大養殖貝類在我國前10大養殖物種中分居第3、第4與第6位,三者產量合計達9.8萬公噸(牡蠣是剝肉後的重量,其餘兩種是帶殼重量),占養殖總產量的29%;產值109億新台幣,占總產值的26%。由此可知貝類養殖產業的重要性。
貝類滋味鮮美,烹調方式多樣化,既是街頭巷弄隨處可見的平民美食,如蚵仔煎、蚵仔麵線,也能搖身一變為高級餐廳的盤中飧,如生蠔、干貝等。其富含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例如牡蠣富含鋅,蛤蜊含有大量的鐵和維生素B12)與機能性成分,是高營養、低熱量的健康食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貝類具有絕佳的固碳效果。在養殖過程中,牠會吸收水裡的碳酸離子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藉由鈣化作用把二氧化碳長久封存在貝殼中。報導指出,1公頃的文蛤養殖場的固碳量相當於792棵樹;而每1,000公斤的貝殼約可固化440公斤的二氧化碳。比起其他人為或加強植樹等固碳方式,貝類顯然是兼具方便、低廉、高效等諸多優點的選項。
近幾年來由於海洋魚類資源的漸趨匱乏,科學家開始大力倡導以植(藻)食性物種為主流的養殖方式,而貝類養殖恰好符合友善環境與永續生態的要求。貝類是濾食性動物,主要以水體中的微細藻類、細菌或有機顆粒為食,成長過程不需投餵動物性餌料,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漁業資源的浪費。此外,對於環境來說,貝類也有許多助益,包括移除優養化水體中過多的浮游藻類、加速水中懸浮粒子的淨化等。換言之,貝類的養殖推廣對於養殖漁業的發展的確有諸多正面的效果。
這一期的「貝類養殖產業」專題報導共收錄了5篇文章,內容除了對台灣貝類養殖做提綱挈領式的回顧與展望外,並分別針對目前產量最大的文蛤、牡蠣養殖的產業現況、技術發展與未來研發重點深入論述,也介紹了水產試驗所為了增加養殖貝類的多樣化,目前正積極開發的淺蜊、硨磲蛤、尖峰蛤等新興養殖貝類。最後談及養殖貝類常見疾病的防治對策,以及在養殖過程中如何做好環境與養殖生物的健康管理。
台灣的貝類養殖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早在鄭成功時代的史料中就有牡蠣養殖的記載,代表這個產業已經過350年歲月的淬鍊。藉由這次的專題報導,希望能讓讀者更加認識台灣所擁有的「寶貝」們,同時能進一步了解科研人員如何透過技術的創新與加值,促使這個源遠流長的傳統產業不斷成長茁壯,猶如貝殼孕育的明珠般,持續在未來散發耀眼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