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陌生雄性的威脅

103/01/03 瀏覽次數 7449
1959年,英國動物學家布魯絲(Hilda M. Bruce,1903-1974)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若讓剛懷孕的雌小鼠與一隻陌生雄鼠同處一籠3∼6天,雌鼠就可能中止懷孕;即使牠們交配了,雌鼠也不會再懷孕。布魯絲以實驗證明,無論那隻陌生雄鼠能不能直接與雌鼠接觸,雌鼠都會受影響,至少有1/4雌鼠中止懷孕。如果那隻陌生雄鼠不是與雌鼠同樣的實驗用白色小鼠,而是野生型小鼠,受影響的雌鼠更多:3/4會中止懷孕。從此,陌生雄性對於雌性生 殖生理的這種影響,就叫做「布魯絲效應」。

不過,科學家一直沒有在野外觀察到布魯絲效應。1999年與2002年,美國生物學者沃夫(Jerry O. Wolff)發表報告,指出他在野外以兩種田鼠做實驗,都沒有發現布魯絲效應。許多科學家相信,布魯絲效應只會發生在實驗室人工環境中。

布魯絲效應的功能是什麼,也很費解。對雌性哺乳動物,懷孕必須耗費大量資源,中止懷孕等於 前功盡棄。流行的假說是,陌生雄性往往會以殺嬰 為手段,使雌性恢復生機,好為自己生下子女,因為哺乳中的雌性不會發情與懷孕。因此,懷孕中的 雌性若發現陌生雄性出現在身邊,不如索性自我了斷,長痛不如短痛。聽來合理,但是證據呢?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衣索匹亞 塞米恩(Simien)國家公園長期研究獅尾狒狒 (Theropithecus gelada),蒐集的資料中不只有群體動態,還有內分泌數據。研究人員在這批野外資 料中,發現了布魯絲效應的證據。

獅尾狒狒以植物維生,生活群體是由一頭成年雄性(α雄性)、幾頭成年雌性與牠們的子女組成。α雄性會不時受到「流浪雄性」的挑戰,一旦挑戰成功,新的α雄性就必須使哺乳中的雌性恢復發情,以便播種,因此牠們會設法殺死嬰孩。研究人員統計,新的α雄性入主之後,嬰幼兒有4成以上會死亡。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應該會觀察到布魯絲效應。

研究人員發現,新的α雄性入主的群體(實驗組),半年內只有兩個嬰兒出生,對照組則有36個。7∼12個月之後,實驗組的新生嬰兒數量是對照組的兩倍。然而,這些數字只能 做為支持布魯絲效應的間接證據。於是研究人員檢驗雌性糞便中的雌激素(E2),以確定雌 性在α雄性「交接 」期間是否懷孕。結果,新的α雄性入主後兩周內,10隻懷孕的雌性有8 隻終止懷孕—布魯絲效應的直接證據。

當然,不同物種的社群動力學不同,布魯絲效應未必在每一個物種中都有適應價值。在 獅尾狒狒中,α雄性能支配群體中的雌性,對於下種的後果(生殖成就)非常有把握,因此殺嬰是促進生殖成就的有效手段。可是對雌性而言,除非她能確定下一次懷孕的結果比目前 的好,中止懷孕未必有適應價值。根據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的田野資料,獅尾狒狒的α雄性能有效掌控一個群體的時間,大約接近3年,因此布魯絲效應是對雌性有利的適應。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