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行動學習新境界

100/09/07 瀏覽次數 23188
現在很多課程可經由網路下載,讓學習不再局限於校園與教室,而擴展到其他地方,甚至學習者未必要在一固定處才能吸收知識,因此有了網路行動學習的概念。

由於行動載具的種類漸趨多元,網路頻寬的環境也未必處處盡如人意,因此看似自由無拘束的行動學習,還有許多軟硬體資源的限制必須面對,例如終端載具的螢幕大小、記憶體容量、網路頻寬、支援軟體的功能、教材的互動程度等。

成功大學黃悅民教授分析網路教材內容、傳輸系統架構等方面的內涵後,設計出一個可以根據終端載具功能與網路頻寬特性而對教材內容量做取捨的系統。例如使用筆記型電腦時,若在頻寬夠的情況下,就讓它可以完整呈現出教師講課影像、聲音、教材投影片,以及教材內容文字。但若使用掌上型電腦,在頻寬不足的情況下,就只呈現教材內容的文字和聲音,讓學習者足以掌握到核心訊息即可。

黃教授還希望把這個決策系統設計成能自動偵測環境,讓使用者移動時仍能感受到「無縫」的學習。這無縫學習的概念意謂著使用者不論走到何處,學習都不會間斷,其關鍵在於如何讓不同環境的資料傳輸轉變更順暢。例如,一個人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在台北市區時,因頻寬足夠,可以傳輸大量的影音資料,但是到了市郊就可能面臨頻寬不夠的限制,因此就要對大量的資訊做取捨,自動地轉換成較少的學習資料。

黃教授還特別挑戰「同步」課程,同步學習會讓使用者更有參與感,有問題時可以提出並立即得到回饋,然而「同步」也意謂著對背後運算功能的時效性有嚴格的要求。另外為了更迅速有效地判斷載具特性以及個人習慣,他還引進了「代理人技術」的概念。

以找旅行社為例,多數人找旅行社處理出國手續時,通常會找同一人代辦,因為不需要特別向其重提自己的基本資料和習慣,對方就能夠妥善安排合於自己心意的各項旅遊事務。這裡也希望根據使用者過去的操作模式建立一個多重決策的系統,利用模糊理論做為決策的引擎,提供客製化的服務,為學習者找出一個最適合的教材型式,讓使用者更喜歡學習。不過,在這裡很重要的是教材要預先製作,把投影片的播放內容以及單純的文字內容都先準備好。

黃教授設計的方式,經測試後的確可以達到同步無縫的行動學習,而教材內容對不同載具與頻寬所做的裁切調整都很符合理想。

但是這意謂著持有不同終端載具的人會擁有不同的學習經驗,那好嗎?黃教授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同步只是為了配合該特定時間而設定的情況,這時對系統設計而言要求最嚴格,如果這方面都沒問題,那非同步也不會是問題。對學習者而言,不能以功能強大的終端載具在頻寬足夠的地方學習,可能只是一時不得不做的選擇,如果將來需要看完整版的教材,可在事後用更強的終端載具以非同步的方式看錄影教學。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