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台灣多有「蝠」

105/10/06 瀏覽次數 7467
神祕的飛行動物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白天隱棲在陰暗的角落,當暗夜降臨,則憑著高超的飛行技巧與神奇的超音波偵測能力,在夜空中穿梭自如。晝伏夜出的習性不僅為牠們增添濃厚的神祕色彩,也帶來了許多怪異的傳說。

蝙蝠為什麼在夜間活動、覓食?可能的原因如:為了避免白晝的高溫,因蝙蝠的皮膚缺乏汗腺;在夜間可獲得大量的食物如昆蟲,避免與食蟲性的飛禽競爭;最重要的是可以減少空中掠食者如猛禽類的獵捕壓力。

蝙蝠經過長期的演化汰擇,種類繁多,也掌控了夜裡的空間與食物資源,從容地在地球上生存繁衍。

蝙蝠知多少

世界迄今已演化出一千二百多種蝙蝠,幾乎廣布於地球上每個角落,而且群集數量龐大,往往成千上萬。

蝙蝠在分類上屬於翼手目,就體型而言可分為大翼手亞目(大蝙蝠)和小翼手亞目(小蝙蝠)兩類。前者就是所謂的果蝠或狐蝠,約有一百八十餘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澳洲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體型通常較大,靠著視覺和嗅覺尋找果實和花粉為食,除了少數幾種外,都不用超音波。

後者的體型較小,但種類繁多,有一千餘種,除了南北極外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擅長以超音波偵測環境與捕捉獵物,食性很多樣,大部分物種以昆蟲為食,也有覓食無脊椎動物、小型脊椎動物如兩棲類與魚類,或植物的果實和花粉的,另有3種吸血蝙蝠以溫血動物的血液為生。

蝙蝠是最常被人類忽視甚至誤解的野生動物,由於過去對蝙蝠的生態習性了解有限,導致人們的害怕或討厭。其實,絕大多數的蝙蝠都是以昆蟲、果實與花粉為食物,對於抑制害蟲以及幫助植物傳播種子、傳授花粉都有很大的貢獻。

台灣位在熱帶與亞熱帶的交會處,目前有八十多種陸生哺乳類野生動物生活在這島嶼上,以蝙蝠的種數最多,已發現了36種,其中約半數是台灣的特有種。從海濱一直到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都有蝙蝠的蹤影,部分種類只棲息在特定的海拔範圍,有些種類則會在一年四季中活躍於不同的海拔區域。然而,牠們都躲在哪裡?

偏好人工建築物的蝙蝠

東亞家蝠喜歡與人類毗鄰而居,是台灣居家蝙蝠的代表,偏好隱棲在屋頂簷縫、牆緣夾隙或閣樓間,普遍分布在低海拔的都會區和鄉鎮農村地區,可說是一種最容易發現的蝙蝠。除了東亞家蝠外,在台灣山區也有兩種外形與東亞家蝠相似的小型家蝠,由核型鑑定與形態特徵確認都是家蝠屬的種類,命名為台灣家蝠和山家蝠。

為了配合夜晚活動的特性和棲所的環境背景,大多數蝙蝠的毛色都呈現灰黑色。但金黃鼠耳蝠的全身卻披著亮麗的金黃色毛,牠們不是躲藏在屋舍夾縫內,而是大方地聚集在住家屋簷下的橫梁上,也會隱身在闊葉樹如欖仁樹、桃花心木的葉叢中。金黃色的身影棲息在翠綠樹葉間是相當好的隱避色,不容易被發現。
 
 
赤黑鼠耳蝠主要分布在山林野外,與偏好低海拔住宅區的金黃鼠耳蝠有所不同。有趣的是,這兩種鼠耳蝠平時在低海拔地區活動,一到冬季則會一起隱棲至高海拔山區的岩洞內冬眠,顯示了台灣的蝙蝠會因生理調適如生殖、冬眠而進行海拔間的垂直遷移現象。

以洞穴為家的蝙蝠

台灣葉鼻蝠是典型的穴居型蝙蝠,主要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地區的天然岩洞或廢棄隧道中。另還有一種小型葉鼻蝠,因為尾巴很短,稱為台灣無尾葉鼻蝠,也偏好住在洞穴中,只不過目前發現的群集數量都很少,往往不超過百隻,因此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台灣有兩種蹄鼻蝠—台灣小蹄鼻蝠和台灣大蹄鼻蝠,都是特有種。體型袖珍的,廣泛分布在各海拔區域,而體型較大的,經常只有單隻棲息在岩洞中或隧道內。

另有一類鼻部構造單純的蝙蝠也是洞穴裡的常客,牠們有突出的鬍鬚,配上修長的耳殼,就像是長了翅膀的老鼠一般,通稱為鼠耳蝠。台灣的鼠耳蝠種類繁多,除了上述的金黃鼠耳蝠和赤黑鼠耳蝠外,尚有6種鼠灰色的小型蝙蝠,包括寬吻鼠耳蝠、台灣毛腿鼠耳蝠、華南水鼠耳蝠、長趾鼠耳蝠、長尾鼠耳蝠及紅棕鼠耳蝠,經常一小群擁擠地聚集在洞穴中的某個角落,有時還會和其他蝙蝠合群混居。

還有一種蝙蝠擁有一條像老鼠般突出的長尾巴,叫作游離尾蝠,因從嘴邊到鼻端間布滿了皺褶,又有皺鼻蝠之名。這種長相特別的蝙蝠身材寬扁,很適合隱身在岩石狹縫中,但目前發現的紀錄很少。

在台灣洞穴蝙蝠的種類中,目前已知最大的族群是位於北濱公路旁一處山洞裡的東亞摺翅蝠,每年仲夏總是棲住著10萬隻以上的個體。當落日西斜,開始外飛覓食時,成群結隊從山洞中竄出的景象相當壯觀。牠們在台灣的分布非常廣,從低海拔的岩洞到高海拔的森林都有牠們的身影。

選住植物棲所的蝙蝠

許多不同種的蝙蝠生存在台灣廣大的山林間,有些種類懸掛在樹枝上,有的則藏身在樹洞、樹葉或樹叢中,通稱為森林性蝙蝠。以樹為家的蝙蝠最富盛名的非台灣狐蝠莫屬,這一種瀕臨絕種保育類的大蝙蝠原普遍生存於綠島,但近數十年來由於遭受人類的濫捕與棲地開發,目前已相當罕見,只有在龜山島尚棲居著二十多隻的小族群。

台灣狐蝠是台灣最大型的蝙蝠,體長約20公分,雙翼展開可達一公尺。牠們白天倒掛在樹枝上,黃昏始外飛活動覓食,以植物的果實為食,藉由覓食後排出的大便幫助傳播植物的種子。
 

高頭蝠喜歡棲息在蒲葵樹葉叢內,主要分布在低海拔人類居住的地區如公園或校園裡,總是一隻接著一隻像一串果實般趴掛在枯葉叢中。

另外,棕蝠也喜歡棲息在樹叢中,但選擇的棲所是另一種棕櫚科植物—檳榔,牠們也會棲息在岩洞或橋墩下的狹縫處。

台灣管鼻蝠則是另一種經常出現於中低海拔區域的森林性蝙蝠,喜歡棲居在樹皮狹縫處或枯捲的蕉葉內。原本台灣只有台灣管鼻蝠和毛翼管鼻蝠兩種管鼻蝠類蝙蝠,近幾年在山林中陸續發現另外4種毛色亮麗的管鼻蝠類,使得台灣的管鼻蝠類成員一口氣由兩種增至6種。
 

新種與新紀錄種

台灣主要是從1991年起陸續發現並發表了超過20種的新種、新紀錄種或隱藏種的蝙蝠。台灣長耳蝠是特有種,長久以來棲息在中高海拔山區森林中無人知曉,直到1990年才由日籍學者採得而在1991年命名發表。1999年,發表了屬於台灣新的特有種蝙蝠—黃頸蝠。
 

2002年,發表東方寬耳蝠為新紀錄種。寬耳蝠屬分布於北方溫帶的蝙蝠,全世界只有兩種,會生存在台灣山區中相當特別。同年,有一種昔稱為山蝠或夜蝠的蝙蝠被正名為絨山蝠,這是一種廣布於大陸的中型蝙蝠,台灣是新分布區域。令人詫異的是,絨山蝠的發現地點多在人類的房舍內,很少在野外捕獲。

接下來的10年間,陸續有許多台灣新紀錄種蝙蝠在本島與離島發現,包括1997年發現自金門地區的印度犬果蝠、2006年在金門發現的大高頭蝠,以及2007年在綠島發現棲息於洞穴中的棕果蝠。此外,前述的4種新種管鼻蝠分別在2006年(金芒管鼻蝠)及2009年(姬管鼻蝠、隱姬管鼻蝠與黃胸管鼻蝠)陸續發表。而台灣家蝠屬的成員除了東亞家蝠外,也確認了生存在山區野地的台灣家蝠和山家蝠。

2012年,發表泰坦氏彩蝠為新紀錄種。這一種袖珍小巧的蝙蝠雖然叫做彩蝠,卻沒有鮮艷的毛色外表,而是灰棕色,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在台灣的發現地點多在中低海拔的竹林區或芭蕉植株內。更特別的是,泰坦氏彩蝠主要取食蜘蛛,昆蟲所占的比率很低,生態習性較特殊。

2013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研究人員把2007年在馬祖地區捕獲的一隻小型蝙蝠正式發表為灰伏翼。這是一種經過分生證據和頭骨齒式的比對分析,始確認是分布於大陸南部和中南半島的台灣新紀錄種。

雲林縣一處民宅內長久以來在夏季總是棲住著一群毛色特別亮麗金黃的鼠耳蝠,早期稱為渡瀨氏鼠耳蝠。但自2003年起,許多研究者認為牠們實際上應包含兩個不同的種類—渡瀨氏鼠耳蝠和金黃鼠耳蝠。直到2015年,才由國外學者再一次證實渡瀨氏鼠耳蝠(現改名為赤黑鼠耳蝠)和金黃鼠耳蝠是不同的兩個種外,又確認了另外6種鼠耳蝠的分類地位,包括一種新種鼠耳蝠—紅棕鼠耳蝠。全世界鼠耳蝠屬的蝙蝠種類繁多,台灣也是如此。

最後要介紹的是傳說中的霜毛蝠。霜毛蝠在昔日文獻中稱為東方食蟲蝠,是一種在1952年就被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在台中馬鞍寮所採得,而在 1971年發表為台灣新紀錄種,此後超過半世紀未曾再發現。一直到2006年,才在新竹觀霧捕獲一隻活體,是相當罕見的物種。
 
 
然而2010年7月,在新竹市一處屬於二次世界大戰遺址的廢棄工廠煙囪內夾縫處,意外發現一群約1,000隻的霜毛蝠,這是目前台灣唯一發現的霜毛蝠群集,而且是重要的生殖育幼群。身體表面具霜白毛髮的霜毛蝠主要分布於高緯度的溫帶地區,台灣是牠們地理分布的最南界,彌足珍貴。

維護蝙蝠的多樣性

時至今日,新物種的發現與發表更明確地告知我們,台灣的蝙蝠種類已達6科23屬36種。雖然在蝙蝠的領域上台灣的調查與研究起步較慢,但當我們與世界上許多國家比較時發現,台灣擁有的蝙蝠多樣性確是令人讚嘆!

台灣蝙蝠的種數超過英國許多,而與日本相當。以單位面積所擁有的蝙蝠種數論,台灣的比值是野生動物相當豐富的泰國的4.6倍、日本的10倍、澳洲的103倍、美國的208倍。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日漸受到人們重視,因為各種生物必須相互依賴才能延續生命。為數眾多的蝙蝠是台灣生態系中的一分子,需要大家共同維護。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