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因應氣候變遷,都市淹水防治策略三加一
103/08/20
瀏覽次數
11987
李柏昱
|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14年7月,臺灣遭逢今年第一個颱風,很幸運地麥德姆颱風移動相當快速,以20公里的時速橫掃臺灣後遠飆而去,未造成重大災情。然而仍不能掉以輕心,回顧過去幾年,幾乎每年臺灣都市輪流大淹水,未來因應氣候變遷,都市洪患的防治策略更急需重新調整,台大土木系的李天浩教授,便針對都市淹水防治策略,提出「三招加一招」的解決方案。
前情提要:何謂內水和外水?
對位於河川下游平原的都會區而言,可能的洪患威脅分別來自外水與內水兩部分。外水來自河川中上游山區丘陵地的山洪,而內水便是降在都會區內部,需要往外排出的水,直接影響都市居民的生活。過往治水針對外水的抵禦措施,是在下游都會區河段興築堤防,但如此一來卻也造成內水無法外排的窘境。
而且內水在防治策略上與外水有根本差異,就平原河段而言,外水是「線」的問題,只需注意流經平原的河段整治,相對於外水可能帶來的高額損失,高防洪標準仍處於允許的預算範圍內。然而,平原的內水是「面」的問題,對落在平原都市區域內的水,面對地形坡度平緩不利排水、都市不透水鋪面比率甚高、基礎建設防洪標準不敷使用等問題,如果想用高防洪標準的工程思維整治內水,花費的預算成本極為高昂。
整合治水,老方法解決新問題
整合治水很多內容與想法都還在新增、調整、試驗,不過其中的核心理論是在使用傳統水力工程(諸如提防、抽水機、排水道)之外,將空間規劃、交通和景觀等等的專業知識,進一步與水利的知識整合在一起,擴大城市空間在因應水患上的可能性,從「面」的角度切入解決都市的淹水問題,臺灣自2001年納莉風災後首度由日本引入整合治水。不過李教授也笑著說,「其實整合治水只是用老的方法,解決新的問題。」
所謂新的問題,是說快速都市化後帶來不透水鋪面、逕流大增的結果,加上最近幾十年議題發燒的氣候變遷,現代都市面對越來越險峻的洪患威脅,只能說是人類自己造的孽,自己承擔。而老方法,很多都是以前人們就已經知道的防洪方式,只是日本用「整合治水」這個新名稱新瓶裝舊酒,例如許多老廟宇可見提高地基防洪、利用門檻擋水、興建池塘或是埤塘儲水、利用街道排水等等,只是不知道何時現代人遺忘了,蓋出了一座座更容易被水侵襲的城市。
CP
值最高的調適策略三加一
因應氣候變遷,李教授認為台灣都市必須採用多管齊下、財務上可行以及民眾可接受的洪患調適策略,針對台灣都市特殊的社會經濟環境與降與條件,李教授提出「三招加一招」的都市防洪澇總體設計構想。
所謂「三招加一招」,是透過三道工程措施,加上一道軟體措施,進行都市的防洪減災。三道工程設施分別為外水防洪、內水防澇、建築防淹。外水防洪即是傳統的築堤防止山洪流入都市;內水防澇則希望降低都市的淹水程度和發生機率,整合透水、滯洪、興建排水系統等方式緩解都市淹水問題,並將都市道路系統設計為可短暫淹水,在超過下水道能負荷的降雨量時,協助宣洩超量的洪水。
第三道建築防淹,則是追求讓淹水衝擊減至最低的調適策略。李教授指出,透過政府更新建築法規,強化現有建築物、地下空間的防淹能力,並鼓勵道路兩側民間建築物興建地下滯洪設施,藉由民間的力量配合,以預算可行的方式逐步創造出大量的滯洪空間,因應未來可能的極端氣候。
最後一道軟體措施,則是透過建置內水監測、淹水預報與預警系統,提供淹水潛勢警訊以及應變時間。李教授說,與山區的山洪預警系統相比,都市內水的預警更為複雜,因山洪只需考慮山區雨量、坡度等因素,而都市徑流模式必須詳細到掌握每棟建築物流出的水量,再將其累積加總,而且因為都市多位於平地,如水流遇到障礙物,比方說橋墩與排水道狹窄處,就會出現回水效應(backwater effect),導致上游部分淹水,使都市內水預報更為複雜。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研發都市的預報系統,先進國家如英國就將內水預警放在其未來研發重點項目之一。
臺灣因為先天自然環境限制與後天的高密度發展,我們面對氣候變遷無法置之不理,根據2013年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台北市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2050年因洪患損失將高達64億美金,台灣都市迫切需要防淹水的種種策略,以避免未來可能的重大損失。(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7月)
責任編輯:
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防洪工程(8)
防洪力(4)
洪水警報地圖(2)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有問題就問資料探勘!但是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