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喜馬拉雅山
103/01/29
瀏覽次數
12750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喜馬拉雅山擁有4座海拔8千米以上的山峰,其中珠穆朗瑪峰(聖母峰)海拔8,850米,是世界一高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可是很少人知道,喜馬拉雅山是新生代才出現的地標。學者認為,大約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撞入歐亞板塊,喜馬拉雅山在撞擊處形成。因此喜馬拉雅山有印度、亞洲的地質特徵。學者根據地質地圖,可以重建當年的撞擊事件。
現在美國MIT的研究團隊發現,喜馬拉雅山其實是兩個撞擊事件造成的。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先撞到歐亞板塊前面的一些島嶼;1,000萬年之後,再撞入歐亞板塊。這個發現很重要,因為科學家因此必須修改對於印度板塊大小的估計。原來我們在地圖上看見的印度,並不等於印度板塊,完整的印度板塊有一部分淹沒在海平面之下。它撞入歐亞板塊後,前緣沉入歐亞板塊之下。至於沉入了多少,無法實際測量,只能以撞擊時間估計。
例如印度板塊每年往北移動10厘米,而現在發現撞擊時間比過去估計的晚了1,000萬年。換言之,印度板塊沉在歐亞板塊之下的部分,比過去估計的至少短了1,000公里。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3年3月,483期,74 ~ 77頁
喜馬拉雅山(3)
聖母峰(4)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