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分布受地理與歷史的限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生物相。我們對於外來物種的刻板印象是牠們會破壞生態平衡,使本土物種遭到厄運。事實上,外來物種並不必然造成不好的後果。有些外來物種能夠融入既有的生態體系中,埃及獴(Herpestes ichneumon)便是一例。
獴的外形像貓,別稱貓鼬,同樣屬於哺乳綱食肉目,但是自成一科,包括三十幾個物種。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教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大概是一個小島上的成群狐獴(meerkat)。那些狐獴的原型據說生活在南非卡拉哈里沙漠中。
獴是非洲土產。在古埃及,埃及獴受人尊重,因為牠們不只會獵鼠,還會獵蛇,因而很早就馴養了。古埃及壁畫描繪太陽神與蛇神的鬥爭,往往以埃及獴象徵太陽神。
埃及獴原生於北非,也出現於伊比利半島,但是伊比利史前遺址中沒有發現過牠們的化石。因此埃及獴必然是由人引進的外來物種,問題是:由誰引進的?
伊比利半島上發現的埃及獴遺骸,最早的出土於中世紀遺址,相關的歷史事件是伊斯蘭軍隊在西元711年(唐玄宗即位前一年)自今日的摩洛哥跨海入侵。因此學者推測埃及獴是那時引進的。
現在里斯本大學的研究團隊根據兩副新近發現的埃及獴遺骸,把那個年代提前了600年:出土地層的碳十四年代是西元一世紀。(按,西元79年,羅馬帝國的龐貝城因火山爆發而遭到埋葬。)一副成年遺骸出土於人的墓葬中,另外還有40隻狗。另一副是未成年個體,出土於野外。最直截了當的結論是:埃及獴是由羅馬人帶到伊比利半島上的。
不過在地中海上古史上,北非與伊比利半島早就是地中海文明圈的一部分,羅馬帝國興起之前,北非的迦太基人控制著伊比利半島。漢尼拔(西元前247年-前183年;秦漢之際)把非洲象運到伊比利半島,再長途跋涉,翻過阿爾卑斯山,大破羅馬軍隊,是一偉大史詩。直到漢尼拔敗亡,羅馬才兼併了伊比利半島。因此,說不定埃及獴是由迦太基人帶過去的。當然,這還有待未來的考古發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