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天涯若比鄰的實踐–船與航運的發展

102/03/27 瀏覽次數 25427
自從小女兒知道在德國讀書的表舅媽肚子裡有個小貝比,便非常期待自己當上「表姊」的那一天趕快到來,大概是當了三年家族中年紀與輩分都最小的一員,有點膩了吧!當我提議說要把她小嬰兒時期的衣服打包寄去給小貝比,她一反平日小氣的個性,連連大聲說「好啊,好啊」,立刻衝去衣櫥翻箱倒櫃,把所有她穿不下的衣服都找了出來。

我陪著小女兒挑出乾淨的嬰兒服,一件件折好、整齊疊放在紙箱中。這時大女兒放學回到家裡,好奇的問:「媽,你們在做什麼?」小女兒搶著回答說:「把我小時後的衣服寄去給舅媽肚子裡的小貝比啊!」

「小貝比不是還要三個多月才出生嗎?為什麼要這麼早寄?而且舅舅不會買新衣服給小貝比嗎?」大女兒不解的問。

「嬰兒長得很快,衣服一下子就穿不下了。舅舅和舅媽都在念書,課業很重,多些嬰兒服可以讓他們不必每天忙著洗衣服。而且有些新的衣服可能含有像是螢光劑這類不好的物質,舊衣服洗過很多次,殘留在衣服上的有害物質應該非常非常少了。還有啊,這些衣服是要坐船去德國的,可能要兩個月左右才會運到呢!」

「兩個月?這麼久啊!為什麼不坐飛機?飛機比較快對吧?」大女兒問。
「是啊,若是寄航空包裹大約兩個星期以內就可以收到,不過運費會比利用貨櫃航運的水陸包裹貴很多。」我回答。

2001年12月出刊的《科學發展》裡有一篇〈通往世界之路-貨櫃航運〉,這篇文章言簡意賅的介紹貨櫃、貨櫃船、貨櫃航線與物流、貨櫃運輸方式,讀完以後可以了解現今國與國之間如何透過貨櫃航運達成國際貿易。

要送給小貝比的包裹裝好了,間接透過體重計測量重量後,我上網查詢估運費。

我讓大女兒看著電腦螢幕,說道:「你看,這箱包裹的尺寸太大,沒辦法用航空包裹寄送,如果以國際快捷寄送要將近六千元,可是以水陸包裹寄則不到一千五百元。」

大女兒驚嘆地說:「價錢差好多喔!裝了這麼多衣服還不到一千五百元,如果不趕時間,用貨櫃船運比較划算。」

「現在國家和國家之間做生意絕大部分都是透過貨櫃航運,全世界大概有五萬艘貨船在各個海域航行呢!」我說。

「五萬艘啊!車子排放的廢氣會污染空氣,那麼多的貨船在海上會不會污染海洋呢?」大女兒顯得有一點憂心。

「當然有可能啊,所以有許多人正努力推動『綠色航運』,希望降低因為航運而造成的汙染,以及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我答。

目前為止《科學發展》中與『綠色航運』有關的專文主要有3篇,分別是2012年7月的〈打造綠色船舶〉、2012年9月的〈船運汙染及防治之道),以及2013年2月的〈綠色航運〉。〈打造綠色船舶〉談到如何改進船的幾何造型與推進裝置來達到節能的效果;〈船運汙染及防治之道)首先介紹船舶航行所產生的汙染種類,接著是目前國際上對污染源的約束管理辦法與重大公約,最後則是船運業的因應之道。〈綠色航運〉裡說明綠色航運的定義,以及如何從船舶設計的技術面、船舶的營運管理面,和國際航運市場的機制面來實現綠色航運。

「媽,我突然想到在讀經班背過的一句唐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和舅舅、舅媽雖然相隔很遠,可是因為我們是親人,所以互相關心對方,而貨輪幫我們完成了送衣服給小貝比的心意。」大女兒說。

「嗯,雖然和王勃寫詩時的情境不太一樣,不過你的聯想還挺不錯的呢!」我誇獎她。

我接著說:「你知道嗎,中國的航海技術曾經領先全世界。距離現在大約六百年前,中國明朝時有一位三保太監,他曾經7次率領當時全世界最大的艦隊到印度洋和太平洋岸的許多國家。」我從書架上取出2004年7月號《科學發展》,翻開〈鄭和與《鄭和航海圖》〉。我指著其中的圖片跟大女兒說:「你看,當時航海的船推測是這個樣子。這張地圖則是研究人員從各種文獻資料裡面整理出來,三保太監的艦隊曾經到過的地方。」

女兒興致盎然地檢視著鄭和下西洋圖,說道:「哇,有到非洲呢!他們怎麼有辦法去到那麼遠的地方,又平安回來呢?」

我回答說:「的確很不容易。這篇文章裡有提到,中國對世界航海科技史有三大貢獻,分別是發明『尾舵』」、『航海羅盤』,和『水密隔艙』。除了靠這些技術之外,當時也懂得利用天文星象來『導航』。三保艦隊留下了珍貴的航海圖,以後的人要去這些地方就容易多了。」

我又取出2007年7月號的《科學發展》,翻到〈中式帆船技術的西傳〉。「這一篇文章有介紹中式帆船的結構和特色,還有水密隔艙、舵、披水板這些發明傳到西方國家之後產生了哪些影響。」

我繼續說:「不過雖然當時中式帆船的技術相當進步,船隻在海上航行的風險也是很高的。」我翻開2011年2月號的《科學發展》中〈將軍一號的故事〉,說道:「這艘『將軍一號』推測是在大約250年前沉沒在澎湖海域附近的,一直到1995年時才意外被發現。這一篇文章就是介紹研究人員探勘、打撈、挖掘的經過。」

「媽,你再多講一些跟船有關的事情!」大女兒的好奇心又被勾起了。
2006年8月號的《科學發展》有〈船的形形色色〉專題報導,一共收錄了7篇文章,不過我可沒有時間一一跟女兒說明了。
「下次吧,我要去寄包裹了。」我回答。

「咦?妹妹呢?」大女兒忽然說。

對喔,我也正覺得奇怪,有小女兒在的時候,是不可能安靜地和大女兒聊那麼久的。只見小女兒不知何時又從儲藏室找出兩個紙箱,其中一個裝滿了她的絨毛玩具,她自己則坐在另一個紙箱裡。

「媽媽,這些玩具和我也要坐船去看小貝比。」

「嗯……寶貝,我們還是等姊姊放暑假時再坐飛機去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