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臭蟲
104/01/30
瀏覽次數
6229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過去大家以為在工業化國家,也就是先進國家,由於個人衛生以及公共衛生措施,臭蟲(
Cimex lectularius
)已經消失了。事實不然。美國在21世紀頭10年,因臭蟲叮咬而上急診室的人數,從21上升到15,945,增加了近760倍。2011年,美國專門驅除害蟲的公司處理臭蟲的營收就達4億美元以上。但是至今仍然沒有有效的偵察、驅蟲手段。
去年底,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SFU)的研究團隊,包括生物學教授古萊茲夫婦(Gerhard & Regine Gries)與化學教授布里頓(Robert Britton)以及學生,找到了使臭蟲聚集的費洛蒙配方。其中包括5種揮發性物質(例如二硫二甲烷、三硫二甲烷等),然後還需要一種非揮發性的組織胺使臭蟲安定下來。那種組織胺分子是從臭蟲脫落的外骨骼屑上分離出來的。
他們的配方可以把臭蟲吸引到特定地點;臭蟲無論是否吃飽都會現身。這一配方的用途是:吸引臭蟲進入捕捉盒,以評估環境或房間裡究竟有多少臭蟲,然後再設法消滅。
古萊茲夫婦花了8年尋找臭蟲費洛蒙。由於古萊茲夫人不怕臭蟲叮咬,因此她的任務之一是養臭蟲供應實驗室。他們獲得加拿大政府的研究經費,並與民間公司合作,最終目的是開發實用的商品。
參考資料
Gries, R.
et al
. (2014) Bed bug aggregation pheromone finally identified.
Angewandte Chemie
, DOI: 10.1002/ anie.201409890.
臭蟲也能傳播蔡格司病
世界上約有600~800萬蔡格司病(Chagas disease)患者,每年有5萬人死亡,大部分生活在拉丁美洲。它的病原克魯氏錐蟲(
Trypanosoma cruzi
)是一種原生生物,中間宿主是臭蟲的近親錐蝽,也以吸血維生。但是錐蝽並不透過吸血傳播病原,而是糞便。由於臭蟲與錐蝽趨同演化的程度驚人,學者懷疑臭蟲也能傳播蔡格司病。最近他們在祕魯以小鼠做實驗,證明臭蟲叮咬感染了克魯氏錐蟲的小鼠會感染錐蟲;小鼠與感染了錐蟲的臭蟲相處,會從臭蟲糞便感染錐蟲。
美國的臭蟲數量在最近15年大增,居民中估計有8〜30萬人感染了克魯氏錐蟲,研究人員擔心這一趨勢潛伏著爆發蔡格司病疫情的危機。而在蔡格司病的故鄉 ─ 拉丁美洲 ─ 臭蟲也開始大量出現,這份實驗報告更是個警訊。
參考資料
Salazar, R.
et al
. (2014) Bed bugs (Cimex lectularius) as vectors of Trypanosoma cruzi.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 November 2014, DOI: 10.4269/ ajtmh.14 - 0483.
感染(7)
驅蟲(2)
臭蟲(2)
費洛蒙(18)
推薦文章
112/06/30
建築產業碳排佔總碳排三分之一?建築物減碳,要從設計端開始做起!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6/30
一代要比一代更好!專訪國立中正大學通訊工程系張盛富教授解析 5G 和 6G 技術的關鍵差異
陳亭瑋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8/31
AI 人工智慧如何推動「節能」?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李達生教授分享三大應用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7/31
為什麼臺北總是特別熱?專訪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林子平教授,解析「熱島效應」的關鍵成因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