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從歷史看科技成敗得失

102/05/07 瀏覽次數 18545
歷史有何用途?常見的答案是:論古今重要人物成敗,由此記取教訓。隨著20世紀史學研究的領域與方法大幅擴大,史學研究旨趣早已超過這樣的傳統看法,但成敗得失的論斷仍舊是史學研究的重要部分。論斷歷史功過並不容易,如果把對象由人物改為科技,那要如何品評?

今年3月,任職於瑞典皇家工學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技史學者侯榭流思(Per Högselius)來臺訪問,分別在臺灣大學與陽明大學就他鑽研的核能歷史發表演講,主題是「從歷史脈絡論核能復興」(Nuclear Renaissance in Historical Context),所探究的問題是:為何這種失敗科技會被認為是因應未來的先進科技?以至於20世紀末面對氣候暖化與能源供應問題時,核能復興的說法甚囂塵上?

在核四存廢問題沸沸揚揚的臺灣,這樣的觀點必然具有爭議性,但也值得介紹,以提供不同的學術視野,以及刺激更多的思考與討論。

侯榭流思首先指出,核能發電技術自1950年代開始使用以來,它的技術發展一直未能突破瓶頸。直到今天,反應爐技術只能利用核燃料棒所蘊藏能源的一小部分,其餘則成為放射性核廢料;燃料棒在反應爐產生的能量,又只有三分之一用於發電,其餘約有三分之二流失,成為必須大量用水冷卻的熱能。整體而言,核燃料的使用效率很低。

核能科技原本的目標是透過廢燃料棒再處理與使用滋生反應爐等技術,達成核燃料循環(nuclear fuel cycle),充分利用核燃料以取得近乎源源不絕的乾淨能源。然而,這方面的技術一直未能發展成功。

核廢料的處理則是核能的另一種大缺點,目前尚無永久的處理方式,只能暫存。核廢料再處理技術不只無法解決核廢料問題,反而分離出核武原料,增加核武擴散的風險。此外,核能發電意外頻仍,並不是個安全的科技。核安意外遠比外界所知來得多,除了三哩島、車諾比、福島等少數重大核災被廣泛報導以外,其他不是媒體忽略就是當局刻意隱瞞。綜合以上幾點,侯榭流思認為從科技史的角度來看,核能是個失敗的科技。

車諾比事件發生原本是檢討核能科技的契機,但在當時冷戰對峙的世界局勢下,西方核能業者發展出一套因應論述,成功地把車諾比電廠「他者化」,宣稱該電廠是共產蘇聯的落伍設計,和西方核電廠完全不同。因此,同樣的問題不會發生在歐美設計的電廠。

論述策略不只這一端,面對核能技術進展有限的困境,核能支持者也有一套言說修飾。例如,當年核工界把核電廠分為三代:第一代是已經商轉應用的核反應爐、第二代是即將研發的滋生反應爐、第三代則是核融合反應爐。然而,後兩者的研發一直缺乏實質進展,遑論商轉。

今日核工界的解決辦法則是提出新的斷代法:把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電廠稱為原型第一代、1970年代迄今的現役核電廠為第二代、兩千年之後設計改良的核電廠是第三代,目前則正在研發第四代先進反應爐。侯榭流思認為新斷代其實只是小改款,事實上前三代電廠之間的基本技術進步很有限。

儘管如此,全球核能工業的發展至1980年代中到達高峰後,接著就進入持續的衰退,目前處於低迷停滯狀態。一般以為車諾比核災是導致核電衰退的關鍵,但侯榭流思認為政治經濟因素更為重要。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潮流席捲歐美,各國紛紛把電力事業自由化、私營化。興建核電廠需要投入大筆資金,且興建時程長,除了資金周轉問題外,工時拖延與預算超支的可能性大,又有遭遇強烈反對的政治風險,因此民營電廠對投資興建核電廠卻步。

然而,車諾比之後核工界強調核能安全需要進一步研究加強,而成功爭取到大量研究經費,因此研發活動一直非常活絡,不斷提出新的反應爐設計概念。雖然這些構想都尚未能商業運用,但擁核聲浪一直不斷。

20世紀末,氣候暖化成為最受關注的環境議題,核能業者大力提出「核能復興」說,強調只有核能才是對抗溫室效應的替代能源。然而,侯榭流思對核能復興能否實現持保留態度。

原因在於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歐美金融機構普遍遭到波及;在這情況下,銀行提供大筆融資支持核電廠興建的前景並不樂觀。相較之下,目前歐美銀行比較願意對再生能源業者融資,原因在於興建時程短、規模大小有彈性且可逐步擴充,融資風險小很多。目前積極興建核電廠者若非極權國家,就是電業國營或政府大力補助私營電業的國家。

侯榭流思的演講引發在場聽眾熱烈的提問與討論。有人問到芬蘭和瑞典不是都已找到核廢料永久儲存的場址嗎?侯榭流思表示,可保未來數萬年不變動的地質條件難尋,少有地質學者願意為核廢掩埋場背書;對芬蘭的永久掩埋計畫,他則語帶保留。

這點不難理解,畢竟這事推動不久,日後實際狀況還有待觀察。他的國家瑞典是大量使用核能的國家,主要做法是找偏遠村落,以大筆回饋金讓當地人接受核廢儲存場的設置。此外,他強調瑞典罕有地震又地廣人稀,地質與地理條件和臺灣大不相同,兩者不能直接比照。

回到歷史如何評斷科技成敗的問題,這點實有其他前例。有些科技被認為不成功,是因為鼓吹者的目標與承諾礙於技術限制或不當應用而無法達成,甚至造成不良副作用。例如二次大戰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瘧疾根除計畫,企圖用大量噴灑DDT的方式來達成目標,結果由於低估後勤與人員訓練問題,加上蚊子產生抗藥性,不只防治計畫失敗,還對環境生態造成傷害。

有些科技則雖達成技術目標,但在經濟上卻遭到難以克服的困難。例如英法共同研發的協和號噴射機,雖達成超音速飛行的技術目標,卻因客機飛行成本過高而在商業上失敗。

從侯榭流思的推論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斷言核能是個失敗的科技是同時基於這兩項因素:技術上,核燃料的有效利用與核廢料再處理無法取得突破;經濟上,核電廠的興建遭遇極大困難。

綜上所述,同時由技術和經濟兩個面向來評價科技的做法,值得進一步思考與討論。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