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魨毒及麻痺性貝毒:麻痺性貝毒的分布及來源
96/11/06
瀏覽次數
17499
黃秋菊|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
黃登福|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
長期的水污染造成水域營養高,因而產生單一或少數藻類大量繁殖的現象,稱為藻華。藻華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除了會直接影響水中生態環境外,部分毒藻產生的有毒代謝物也會傳遞至其他生物,使得水中生物含有毒素,造成公共安全衛生上的一大隱憂。毒藻藻華衍生出的麻痺性貝毒問題,更廣泛影響到海洋生態的各個層面,這種藻類遍布於全世界各沿海水域,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
麻痺性貝毒
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PSP)中毒,是指民眾誤食含有巨蚌毒素或其他相關毒素的海洋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麻痺性貝毒是極猛烈的神經毒素,與河魨毒的毒性相似,雖然它的毒性不如肉毒桿菌的細菌毒素和腔腸動物菟葵所產生的菟葵毒強,但與低分子量的毒素相比,僅次於南美洲的青蛙毒,毒性相當於氰化鈉的1千倍以上。
麻痺性貝毒中的巨蚌毒素是最早被確定化學結構的毒素,在西元1957年從阿拉斯加巨型奶油蚌中分離純化而得到第1個含有雙胍基的生物鹼,稱為巨蚌毒素。之後陸續從相關的藻類跟有毒的貝類中分離出結構類似的膝溝毒素等一系列毒素,約有二十餘種衍生物。
麻痺性貝毒的分布
毒藻所引起的貝類食物中毒事件頻繁,分布於全球各地。如日本的長崎、三重及岩手,美國的阿拉斯加、華盛頓及麻塞諸塞,加拿大,紐西蘭的布蘭堤灣,澳洲的瑞納港,法國的莫內港,智利和臺灣,都發生過因麻痺性貝毒而引起的中毒案件。
以生物種類來說,日本的牡蠣,日本、西班牙、美國及南韓的貽貝,美國的巨蚌,臺灣的西施舌貝,日本的文蛤,琉球及帛琉的夜光貝,以及日本的海扇貝等,都含有麻痺性貝毒。此外,在臺灣的海星,琉球、菲律賓、澳洲及臺灣有毒的扇蟹類,臺灣的玉螺類和織紋螺類,以及日本、泰國和孟加拉的河魨中,也都曾檢測出含有這類毒素。麻痺性貝毒主要是由巨蚌毒素、新巨蚌毒素、膝溝毒素、胺基碳酸鹽基型毒素等組成,其比毒性隨銜接的官能基不同而有差異。
臺灣發生麻痺性貝毒食物中毒事件,是在民國75年1、2月間,高屏地區陸續發現有嘔吐、手腳麻痺、呼吸困難的食物中毒患者,其中2名患者住院不久後即死亡。經過衛生單位調查,發現相同病例出現於2個喜宴、1個餐廳和6個家庭內,患者共116人。所有中毒病例都曾食用自屏東縣東港地區同一養殖池生產的西施舌貝,且從這個養殖池和患者食餘的西施舌貝內,都檢測出麻痺性貝毒。其後在附近的養殖池中也分離出含有毒性的渦鞭毛藻-亞歷山大微藻,經過進一步的分離、培養及毒性分析,證實這種渦鞭毛藻含有麻痺性貝毒 。
中毒症狀
常見的二枚貝有文蛤、牡蠣、西施舌貝、菲律賓簾蛤、孔雀蛤、波紋橫簾蛤、竹蟶等,種類繁多分布極廣,由於豐富的口感而深受一般民眾喜愛。藻類是海洋生物中初級生產者的食物來源,濾食性貝類(如西施舌貝、牡蠣、文蛤、淡菜、海瓜子等)以藻類為主食。當有毒渦鞭毛藻大量增生而造成紅潮時,二枚貝濾食這些有毒渦鞭毛藻,毒素不會排出體外而蓄積在體內,民眾攝食被毒化的二枚貝後就會引起神經性食物中毒。
在自然界中,藻類毒素往往會藉由食物鏈的傳遞進入甲殼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魚類、哺乳類等海洋生物體內。一般而言,無脊椎動物對毒素的耐受性比較高,且經常把毒素蓄積在體內。脊椎動物則易受其毒害,毒素在哺乳類動物的呼吸及循環系統的神經細胞上作用十分強烈,在少許劑量的影響下就能導致死亡,因此人類常因誤食蓄毒貝類而中毒。
麻痺性貝毒中毒的潛伏期約半小時,持續時間可達半天至1天。主要症狀與河魨毒素十分類似,最先會在嘴唇四周有麻木及無力的感覺,之後漸進性地蔓延到顏面及頸部,且手指跟腳趾會有如針刺般的疼痛感,有頭痛、眩暈、運動失調、身體飄浮感、吞嚥困難、言語困難、暫時性失明等神經性症狀,並有噁心、嘔吐等現象。但與河魨毒不同的是,麻痺性貝毒不會產生血壓降低的現象。
中毒深者可能會導致肌肉麻痺、呼吸困難及呼吸衰竭,嚴重的可能在攝食後2~24小時內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處理方式是洗胃並施以人工呼吸。中毒後經24小時仍存活且無併發症的,通常預後良好且無後遺症,對於中毒者主要是以呼吸照顧及其他支持性療法為主。
臺灣沿海的蓄毒生物
在臺灣海洋生物中,麻痺性貝毒多蓄積在沿岸活動的生物中,這類生物有:
二枚貝 麻痺性貝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件,最早發生在美國與加拿大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引發食物中毒的物種是貽貝和奶油蚌。之後,1975年日本三重縣尾鷲灣發現由渦鞭毛藻聯營亞歷山大藻引發的紅潮,隨後全國的貝類幾乎都受到毒化。如日本仙崎灣曾發生食用牡蠣而導致16人中毒,岩手縣大船渡灣所採集的海扇貝,也分析出含有高量的麻痺性貝毒。
截至目前為止,曾報導受到麻痺性貝毒毒化的二枚貝種類及地域,包括日本京都及山口縣的牡蠣,日本北海道、美國阿拉斯加、西班牙及南韓的貽貝,美國阿拉斯加的巨蚌,臺灣的西施舌貝,日本愛知縣的文蛤,琉球和帛琉的夜光貝,日本岩手縣的海扇貝等。
海星 屏東縣出產的海星在秋冬季時產量較多,毒性也較強,而毒成分中約有88%的河魨毒,另含有12%的巨蚌毒素及膝溝毒素。
蟹類 國外學者曾經調查琉球、菲律賓及南太平洋群島海域的有毒蟹類,獲知扇蟹類中的銅鑄熟若蟹、花紋愛潔蟹、顆粒扁足蟹等種類具毒性,同時指出琉球的銅鑄熟若蟹的毒成分是麻痺性貝毒的巨蚌毒素,澳洲的銅鑄熟若蟹含有巨蚌毒素、新巨蚌毒素、膝溝毒素,菲律賓的蟹類則含巨蚌毒素、新巨蚌毒素、少量的膝溝毒素及微量河魨毒。另有學者指出臺灣的銅鑄熟若蟹、花紋愛潔蟹、蕾近愛潔蟹、雷諾氏鱗斑蟹等,都含有麻痺性貝毒和河魨毒,但毒性都較國外的物種低。
螺類 在1994年1~3月間,由西班牙輸入日本的九孔,檢測出含有麻痺性貝毒。與二枚貝遭受毒化時毒素主要存在於中腸腺的情形不同,九孔的肌肉部分毒性很高,尤其外膜的毒性最高。
進一步由九孔消化道取得的海藻,發現上面附著外肛動物的軟體動物殼。這種軟體動物是屬於濾食浮游藻類的生物,並且從西班牙的九孔養殖池檢測到渦鞭毛藻,因此推測這批遭毒化的西班牙九孔,可能是因為軟體動物吃了有毒的渦鞭毛藻,而九孔再攝食附著於遭毒化的軟體動物上的海藻所導致。臺灣的織紋螺和細紋玉螺也都檢測出含有大量的河魨毒,以及少量的麻痺性貝毒。
河魨 學者最早發現河魨的肝臟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河魨毒外,還有少量的麻痺性貝毒。1997年也發現泰國的淡水河魨的主要毒成分是巨蚌毒素而不是河魨毒,孟加拉的淡水河魨的毒成分也檢測出含有巨蚌毒素、膝溝毒素等。
麻痺性貝毒的來源
麻痺性貝毒常存在於民眾食用的海鮮物種中,至於食用後是否出現中毒現象,則視蓄積於生物體中毒素劑量的高低而定。目前研究的結果發現麻痺性貝毒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有毒的渦鞭毛藻及細菌,經過各級生物的攝食與蓄積,再透過食物鏈的轉換,最後對人類造成毒害。現存的海洋藻類約有1萬9,000~2萬5,000種,其中3百種會引起藻華現象,當中又有二、三十種證實含有毒性成分,渦鞭毛藻占了最大宗,這些藻類大多在大量增生時才會對水域造成危害。
為了有效防範麻痺性貝毒事件的發生,近海漁業發達的國家除了嚴密監測貝類產區的藻相與環境外,對水產品的毒性監測也不遺餘力,以做為防範麻痺性貝毒事件發生的預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