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網路學習的倫理原則(三):哪些人作弊的機率較高
105/08/24
瀏覽次數
1806
宗靜萍
|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學習者作弊造假的行為由來已久,只是學習情境由傳統的教室轉換成網路空間,小抄轉變成從e-sources中「複製、貼上」的行為。尤其當網路成為重要的學習科技後,網路學習者的網路倫理是否隨之提升,值得教學者教育機構的重視。較學者要了解學習者為何作弊造假,以及影響作弊造假的理由,就必須先了解與道德有關的心理學理論。 Kohlberg(1971) 的道德發展理論常被用來解釋學習者作弊造假的行為,最主要的理由是學習者可藉由此作弊造假的行為滿足個人需要。Kohlberg認為,作弊與學習者的道德發展程度有密切的關連。
Anderson(1998)的研究指出,早在一百多年前學習者在大學校園中有關學習行為的作弊造假,已經是個嚴重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進入數位時代,對這群「複製貼上」世代的學習者而言,作弊造假對他們而言,僅是「滑鼠點選」的行為。
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習者並不認為自己有些行為是作弊造假的,例如考試前已先從他處獲得答案;或是網路學習者只需在網路空間中放置一個檔案後,他人就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存取資料;或是評量時未經教學者許可,不斷上網查詢資料,並將網路資料直接複製成為繳交的答案等行為。前述做法顯示的意涵為,學習者對於網路學習行為中,倫理與非倫理的判斷存在著灰色地帶。網路學習與傳統面對面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學者與學習者各自有應盡的權利義務,但在網路學習中,更重要的面向包括教學雙方應尊重與保護彼此隱私權;雙方如何共同維護與管理資料的正確性、真實性與精確性?教學雙方對資料所有權歸屬應如何認定?以及誰擁有近用、傳播與重製資料的權力?教學雙方在學習過程中,雙方或其中一方擁有較多的資訊近用權?上述議題在網路學習倫理中,值得重視且亟待釐清。
當網路教學逐漸變成教育主流或深受重視時,如何防止網路作弊的議題亦不容忽視。Coursera是最大的網路教學平台,近日已宣布他們正在評量一些網路課程的品質是否可以抵免大學學分,考慮的因素包含對學習者在網路上所進行的評量在內,以致防弊系統建置是否周全,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
根據日前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報導,拜行動裝置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英國學生戴著可以儲存大量資料的「作弊手錶」進場考試,這類型的手錶在亞馬遜及eBay網站均有販售,儲存容量達4GB,儲存格式包含文字與影音檔案,考生只要戴著這款手錶進入試場,就能輕易地從錶面上找到答案作答。為了因應印市場需求,不僅手錶儲存容量加大到4GB,更可透過無線耳機幫助考生作答。
令人更訝異的是,伊拉克政府為了不讓學生考試作弊,連續在2015-6兩年五月中旬,一連三天上午5點到8點切斷全國性的網路服務,雖然政府當局並未出面明說是為了阻止學生作弊才出此下策,但相關人士都認為,這是政府連續兩年為了防止學生作弊進而做出的決定,推論的理由是,網路被切斷的時間適逢當地中學考試的時間。
由於網路平台的便利性,對網路遠距學習者而言,更易有作弊造假的行為產生。作弊造假的學習者具有那些人口變項的特徵?性別不同在學習過程中造假及作弊的行為是否有差異?Borkowski與Ugrs (1992)研究發現,當檢視及評估與道德有關的行為時,女性表現的道德標準比男性高,亦即女性較男性具有道德感。Shepard (1991)及North (2008)等多位研究者發現,女性學習者比男性具有道德感。而研究者發現,學習者的年齡與道德感有關。Humbarger與DeVaney (2005)研究認為,不僅女性學習者較男性學習者有較高的道德感,隨著年齡的增加道德感亦會隨之提高。除了學習者的性別、年齡會影響道德感高低外,Stevenson(1990)及Humbarger與DeVaney (2005)研究中發現,未參加運動競賽的學生與參加運動競賽的學生相較,前者具有較高的道德感。
學習者不論是使用任何方式,網路或行動裝置作弊,終究還是作弊,對未來整體教育的發展會產生嚴重性的影響,學習者應自我反省,僅是操作滑鼠將搜尋到資料「複製、貼上」,獲得成績、學分、學位,應不是科技發展的本意,其實,自我能力是否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提升才是教育真正的價值。(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遇見無所不在的生活科學」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張尹貞
審校:張惠博
數位學習(19)
倫理(11)
推薦文章
113/10/30
給你耐操又勇健的稻米!看科學家如何幫助水稻對抗生存逆境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3/10/30
有問題就問資料探勘!但是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