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智利冰河法抵觸礦業利益前途未卜

102/10/23 瀏覽次數 9833
新聞報導

智利冰河法目前正在議會審議,各方爭論的核心,是怎麼定義「冰河」。一般認為,法案賦予冰河的定義及保護措施,將影響智利能否繼續保有全球最大銅生產國地位。

冰河法若通過,將禁止在冰河區域的採礦行為。此法案立法過程受到各方矚目,主因各方對於如何兼顧智利礦業未來發展與水資源保護看法不同,不論是礦業、農民、環保人士,都各有立場。

關鍵在於,礦業是智利主要經濟來源。一方面提供窮人賴以維生的工作機會,另方面來自銅礦的稅收約占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

智利礦業智庫主席瓜哈爾多(Juan Carlos Guajardo)指出,假設冰河法採放寬冰河的認定,禁止礦業在冰河及周邊的冰凍區開採,那不僅將影響目前的採礦計畫,也會減緩未來礦業在智利的投資腳步。因為,將來很難獲准在高山地區採礦。

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一項高達68億美金(約台幣2,040億)的擴點計畫也可能因此停擺。這項計畫打算將安堤那(Andina)此一明星銅礦區的產能,從每年25萬噸提高至60萬噸。

該公司聲稱現在不需要冰河法,因為智利早有完備的冰河保護規定。瓜哈爾多認為,冰河法的走向,可能會使情況變得非常複雜,安堤那計畫甚至無法再推動,因為接近冰川。

環保人士指出,礦業開採會造成冰河毀滅性的破壞,因此必須將冰河的定義從寬認定。冰川如同天然的水壩,對於水資源保護非常重要。人權及環境中心主席喬治‧泰倫特(Jorge Taillant)也認為,礦業開採已經造成智利冰河瀕臨危險,保水能力日漸脆弱。若冰河法通過能夠放寬冰河的定義,將有助於保存安地斯山區冰川的多樣性和完整性。不過只保護明星冰川是不夠的,泰倫特認為冰河必須透過法律來保護,因為氣候變遷讓冰河愈發脆弱。

冰河法渴望成為智利第一個保護冰河的特別法,國會可望於10月中通過此項法案;但若爭執不下,法案是否能順利通過,最終要看前總統蜜雪兒‧巴切特(Michelle Bachelet)的態度。她目前獲得的支持度,預料將能重返總統府。過去她在保護冰河議題上著力甚多,但目前她並未對此法案表態。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冰河是地球淡水資源的重要儲存庫。受暖化影響,全球都出現冰河退縮現象,科學家擔心將造成水資源嚴重缺乏問題。早在2008年,智利水資源總管理局便警告,Echaurren冰河可能在半世紀內消失,這條河供應聖地亞哥所需70%的水資源,這說明冰河法勢在必行。

不僅智利,根據中國科學院的冰河研究,有世界屋脊美譽的青藏高原,共有3萬6918條冰河,是全球最大的冰河群。然而在全球暖化影響下,1980年代開始出現大面積冰河消退現象。科學家進一步研究其中一條重要的冰河-納木那尼冰河,依據1973~2006年的氣溫和降雨資料分析發現,當地年均溫升高0.3°C,但是降水量卻減少了18.2毫米,科學家據此數據指出納木那尼冰河消融量增加、積累量減少,導致冰河總面積在33年間縮小了7.12平方公里。

2013年法國冰河學家安東尼‧拉巴特爾(Antoine Rabatel)發表在《冰雪圈》(The Cryosphere)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1970年代以來安地斯山冰河已經消退30%~50%。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冰河的消退是全球暖化影響,若不能提出有效的遏止冰融方法,未來那些依賴冰河作為飲用水源的地區將會有嚴重的缺水問題。(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葉欣誠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