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塑膠微粒——微小的生態殺手

107/05/24 瀏覽次數 26586

塑膠微粒與塑膠碎片的放大圖。(圖片來源:李讃虔)塑膠微粒與塑膠碎片的放大圖。(圖片來源:李讃虔)

 

每天大清早睡醒,總會刷牙洗臉,把面孔梳理乾淨,但經戶外一陣奔波後,無可避免的臉上又會吸附一些空氣中的粉塵。因此,做好個人的衛生清潔,已成為每個人每天例行的公事。對於皮膚較敏感、或積極想做好保養的人,他們會去專櫃、藥妝店或便利商店購買洗面乳、洗面霜等保養品。保養品包裝上總是標榜著深度清潔、去角質等功能。然而,你知道嗎,有些商品會含有塑膠製成的「柔珠」(microbeads)成份。柔珠的體積極微小,是一種塑膠微粒(microplastic),也是一種生態殺手。

 

「柔珠」在保養品及美妝產品中有兩種效果,一種是去角質,另一則是在粉底等底妝商品中扮演「吸油」的用途。前者去角質的功能,乃是藉由物理性的摩擦,將角質磨掉,事實上這可以用天然纖維顆粒,如堅果殼,磨成圓球來取代之;至於作為粉底的功能也可以用澱粉來代替。在「環境教育專題報導(一):「塑膠柔珠」是「幫手」還是「殺手」?」文中即提到有些清潔、保養品,如牙膏、化妝品等,都會添加塑膠柔珠。因此,洗臉、刷牙時若使用這些產品,塑膠柔珠就會隨著汙水流進下水道,如果污水處理程序未盡良善,這些柔珠就會流入河川、海洋,傷害環境與生態。其實,若皮膚是健康的,角質就會自然脫落,不需額外的去角質動作。惟若真的需要使用保養品,也要選擇成份是可自然分解的材質,例如:植物纖維顆粒與澱粉粒等,以避免對環境造成危害。

 
隨意棄置的塑膠垃圾,經過陽光或微生物作用後逐漸分解成細小的塑膠碎片,是傷害生態環境的元兇之一。(圖片來源:李讃虔)
 
來源多元的塑膠微粒

那麼,什麼是塑膠微粒呢?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定義,塑膠微粒是指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包含初級和次級兩種來源:初級來源是指為了特定目的而生產的塑膠顆粒,一開始就製成微小尺寸,例如洗面乳中的塑膠柔珠;次級來源則是從日常生活普遍使用的塑膠製品分解而來,包括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與聚乳酸(PLA)混合而成的可分解塑膠等,另外石油提煉產品所生產的布料、人造纖維(如:聚酯纖維、Nylon尼龍纖維)清洗過程中產生的碎屑顆粒,也屬此類。

 

前述「柔珠」的成分即是「polyethylene (PE)」,若要避免買到相關產品(包括洗髮用化妝品、洗臉卸妝用化妝品、沐浴用化妝品、香皂、磨砂膏、牙膏等),消費者可以注意產品標示的內容物,是否含有PE即可。那產品中為何要使用PE呢?在「清潔用品中的塑膠微粒」文章中就有說明:因為PE的化學性質安定,不易被微生物分解,且對於有機化學分子及油脂有強烈的吸附能力。

 

至於,民眾討論度頗高的「可分解餐具」,主要的原料是「PLA」﹔純PLA製成的餐具在高濕高溫的條件下,會分解成無毒的乳酸、水及二氧化碳,重返自然。因為無毒、可塑性高,故很快就成為塑膠的替代品,但其缺點是超過攝氏60度使用時會軟化變形,因此不適合裝熱食。為了提高PLA餐具的耐熱性,有些廠商會混合PLA和PP,但這種「混合塑膠」就失去完全分解的特性了,變成不能回收的廢棄物,最後還得送進焚化爐處理;但這類「混合塑膠」如果被隨意丟棄,也會因碎化,成為次級塑膠微粒的來源。另外,還有一種PE材質的可分解塑膠袋,雖然添加了澱粉或碳酸鈣,可以加速碎化,乍看似可分解,實際上只是澱粉的部分被細菌分解掉,PE分子並不會自然分解消失,最後還是得碎解成小塑膠片,成為次級塑膠微粒的來源,危害環境。

 
海洋浮游生物誤食 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

那塑膠微粒又是如何危害生物體與生態環境的呢﹖在「海洋生態與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塑膠柔珠」文章中對此就有詳細的說明:由於塑膠微粒具有親油性,因此在海洋中漂浮時,很容易與海水表層的持久性有機化合物(POPs),如塑化劑、雙酚A、多氯聯苯(PCBs)或多環芳香烴(PAHs)等環境荷爾蒙或戴奧辛結合,使得塑膠微粒上的POPs濃度是周圍海水濃度的100萬倍。這些微粒若被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攝食,而浮游生物又是魚、貝類等濾食性動物的食物來源,這些有機化合物就這樣堂而皇之地進入食物鏈,並在生物體內堆積。由於化學有機分子對生物的影響是緩慢漸進的,最後就會累積進入最高級的掠食者,像是海洋哺乳類或人類的身上。另有些工業生產的初級塑膠微粒為了拋光效果,會在外層包覆一層金屬離子,這些物質若進到生物體內,也將影響生物的生殖能力與生理機能。

 
塑膠微粒在浮游生物體內分布的情形。(紅色箭頭所指處為塑膠微粒)感謝余倖霈提供。(圖片來源:余倖霈)塑膠微粒在浮游生物體內分布的情形。(紅色箭頭所指處為塑膠微粒)感謝余倖霈提供。(圖片來源:余倖霈)
 

在野外調查方面,「塑膠垃圾到哪裡去了?」一文中提到,2014年有篇報告指出:西班牙的遠洋船隊為了解塑膠汙染海洋的程度,在全球的開放海域中選取了442個測站並收集3000多個海水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海洋塑膠碎片以直徑2 毫米的大小所占比例最多,小於2毫米的則非常稀少。但是研究人員在許多野生動物(像是海龜與海鳥)屍體的消化道內卻發現大量直徑約1-5毫米的塑膠微粒,顯然生物體是無法處理這些塑膠微粒的,從這結果我們可以知道開放海域中的塑膠微粒對海洋生態鏈確有影響。而小於2毫米的塑膠微粒稀少原因,除有部分是被海洋生物吃下肚外,可能另有些是受陽光照射而分解了,因為塑膠微粒的分解速率比大型塑膠廢棄物還快。另外,塑膠微粒上的附著物可能也會導致因浮力減少而下沉。 

 
杜絕塑膠微粒 從污染源開始

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要減少塑膠微粒的汙染,就要從污染源著手。關於限塑的措施,其實政府早在2002年就已執行相關的政策,限制公部門、學校與賣場等單位提供免費的塑膠袋。其成果在「環境與廢棄物(三):一次性飲料杯源頭減量政策成效」一文中有特別列述。除此,文中另提到了一次性飲料杯與餐具因為過度堆積阻塞排水系統而引起水患的過往。用焚化爐焚化含氯塑膠(如:聚氯乙烯PVC)時,無可避免的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掩埋塑膠垃圾的方式又因需時過久且不易腐化,當垃圾場不能再堆積後,就只能改建成公園。這些塑膠垃圾引起的麻煩還真不少。

 

近幾年來,塑膠微粒對於生態環境與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的相關研究報告頗多,有鑑於此,政府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廠商就不得製造、輸入含有塑膠微粒的產品、7月1日始更是禁止銷售,藉此杜絕初級塑膠微粒在市場銷售端出現的機會。在「環境教育專題報導(三):環團與政府的共同關注──塑膠柔珠相關規範」一文中,也說明了禁止生產與禁止銷售塑膠微粒相關產品已是世界趨勢,政府算是跟上了這個腳步。至於台灣民眾的環保意識也快速地抬頭,自主性地減少對塑膠製品的依賴,改用無塑膠材料製作的日常用品(如不鏽鋼,陶瓷、矽膠餐具等),這些變化都是值得鼓勵與肯定的。

 
保養品內的塑膠微粒(紅色箭頭所指處)。這類型的商品在政府的法令規範下,將會逐步消失。(圖片來源:李讃虔)
 

當我們追求快速、方便的現代化生活時,須謹記必會伴隨著產生一些負面的效應,那就是環境汙染、自然生態危害,而人類生存所需的食物、資源,都取自大自然,自然而然使人類也把有害的物質吃進肚子裡了,久而久之會對身體造成莫大的負擔,這結果並不是人們想追求的生存方式。如果我們想讓生活環境更美好,減少環境污染是必要的,而且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源頭做起,減少塑膠微粒製品的使用、盡量使用可重覆利用的器具、不隨意將塑膠的材質丟棄、自主性地執行淨灘活動、使用高純度的單一材質塑膠,以此降低回收處理的成本。

除此之外,在「海洋垃圾大軍」一文中也提到很多政府該執行的相關措施。如今台灣許多民眾都會自動自發的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並分享或教導他人使用的經驗,或鼓勵自行準備水壺、餐具與購物袋,從源頭做到垃圾的減量,相信民眾都是相當關切環境汙染議題與塑膠微粒所造成的影響,為了環境生態與後代子孫,也為了自己健康著想,大家都願意犧牲一點生活的便利,但這也是讓環境得以永續的一個方法,讓後代子孫都能夠享用大自然提供的資源。

隨意棄置的塑膠垃圾,經過陽光或微生物作用後逐漸分解成細小的塑膠碎片,是傷害生態環境的元兇之一。(圖片來源:李讃虔)保養品內的塑膠微粒(紅色箭頭所指處)。這類型的商品在政府的法令規範下,將會逐步消失。(圖片來源:李讃虔)
資料來源
  • 原標題:塑膠微粒---微小的生態殺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