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在台灣多次造成重大傷亡,尤其以1999年的921大地震最為慘烈,共有2434人死亡。每年平均下來,台灣1年有76人死於地震,僅次於颱風洪水的112人,地震的威脅一直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現今的科學技術仍難以預測地震,但是藉由地震波傳遞快慢不同的特性,能夠在地震發生後快速評估地震大小,並對遠處發布警訊,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黃金時間。究竟這種「強震即時警報」,如何從老天手中搶回時間?
區域型強震即時警報
強震即時警報又可分為「區域型強震即時警報」以及「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目前中央氣象局已著手進行「區域型強震即時警報」的研發,並在各地建置強震監測網。
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傳播速度較快的P波,與較慢但破壞力較強的S波,當靠近震央的多個測站偵測到P波,便能推算出後續S波的影響,而在劇烈搖動開始前發布警訊。
不過,「區域型強震即時警報」利用多個測站交互分析以降低誤差,在地震發生後18~20秒才能發布警訊,震央方圓50~70公里內將無法獲得預警,形成警報系統上的「盲區」。台灣幅員小,以921地震來說,50~70公里相當於新竹到台南都位於盲區以內,盲區往往也是災情最為慘重的地區,如何縮小警報系統的盲區成為當務之急。
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
有鑑於此,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技術應運而生。與區域型強震即時警報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只需1組地震儀的資訊,就能快速發布地震警訊,但是精準度就相對遜色。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自2008年開始研發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包含3大部分: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結構物反應快速評估,以及地震警報的應用。
目前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已可藉由地震P波的波形,算出地震的震度與規模,並透過結構物反應快速評估建築物不同樓層的搖晃程度。
當地震警報發出,要在短短的黃金數秒內,自動以廣播、電視、簡訊等方式讓民眾收到地震訊息,並能自動關閉瓦斯、停妥電梯並開門、指引逃生動線、高鐵與捷運減速、核電廠停機等等減災措施。
地震警報最關心的「盲區」,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依據與震央的遠近,可以提供10~31秒的預警時間。以921地震為例,能分別為嘉義、台中、新竹、台北爭取到11秒、7秒、17秒與27秒的黃金時間。
目前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已在全台設置11座示範站點,希望透過這些更精進的防災技術,與天爭取時間,減低地震的危害。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