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如何指揮無人飛機?
103/01/08
瀏覽次數
10845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航空母艦上飛機的起降,甲板指揮員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與駕駛員的溝通完全靠手勢,手勢在這種嘈雜、忙碌的場合中非常有效。但是無人飛機呢?
現在無人飛機的構造越來越複雜,造價越來越高;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多,除了偵察外,還能執行攻擊任務。因此讓無人飛機出勤後安全返航,成了事關國防的研究任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正在研發讓無人飛機理解甲板指揮員的專家系統。
一開始,他們請許多人做出各種指揮手勢,以攝影機拍下,讓計算機學習手勢的意義,並從觀察不同人比劃同一手勢的經驗,自行歸納出每一手勢的基本形式。可是這一系統的理解力並不高,理由是:人用以通訊的專業手勢,在具體情境中是連續的,與我們說話一樣。我們聽人說話,覺得字字分明,其實是幻覺。人說話時吐出的聲波,外國人聽來是連續的聲音,分不清其中的字、詞。通訊用的手勢也一樣,懂的人才看得出其中的「眉角」。
因此,MIT研究團隊設法讓無人飛機的計算機能夠從指揮手勢中分析出單字、片語之類的單位,並考慮前後脈絡,再研判一串手勢的意義。目前這個系統的正確率是3/4,距理想目標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2年5月,473期,80 ~ 83頁
無人飛機(5)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廢輪胎到你的新鞋,橡膠如何在技術、商業與環保間平衡,賣出新高度?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