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考古學研究的科學趣味:引言

102/09/09 瀏覽次數 20249
史前人從哪裡來,又去了哪裡,他們如何選擇居住環境?在沒飛機輪船的年代,他們如何遷徙,他們帶著哪些家當行走江湖與海洋?在沒電沒爐的年代,史前人吃什麼,他們如何煮食?肚子溫飽之後,他們做何休閒娛樂?沒有現在的金銀珠寶,他們用什麼方法滿足對美的需求?

本期專題報導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邀約了幾位考古人類學家,分別從化學、地質學、地理學、氣象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古器物學等領域,和讀者們分享考古學的科學趣味。

譬如,用同位素分析史前人類的飲食和偏好;用老鼠、麵包樹和野豬、家豬的故事說明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波大規模的移民,臺灣獻給世界的禮物是什麼;透過骨頭形狀的千變萬化,如何精緻地拼出史前先住民的體態健康,甚至飲食及社會風俗習慣與生活環境;由考古器物組合重建了史前人的生活樣貌,由地層中的地質地形資訊了解其居住的環境,花粉與植物矽酸體(植矽石)分析也能幫助我們了解當時的氣候環境與植物種屬;從玻璃的化學組成解密法老王頭飾上藍色透澈的寶石,變化多端的景泰藍釉彩,巴比倫城伊絲塔門的琉璃磚,以及南島民族最愛的琉璃珠;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結合考古學與地質學資料分析史前人群如何選擇生活空間,以及為什麼在某些地質區域不易保存史前遺址。

希望透過這些深入淺出的文章,讀者可以了解考古學不只包含了人文學科,更包含了許多自然科學的知識;也透過這些故事,讓讀者體會先住民如何觀察和利用大自然的智慧。歡迎大家親自到史前文化博物館的三個園區(康樂本館、卑南遺址公園及南科考古分館),體驗多采多姿的臺灣史前古文化及其豐富的科學內涵。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