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藍色行星大事紀–我們是唯一的嗎?
101/11/15
瀏覽次數
5333
尚賢
|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大家也許知道從外太空俯瞰,地球是顆美麗的行星,包覆在深邃的湛藍外衣及幾抹的白絲之下。但這美麗的外表,竟是它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生命孕育的特徵。它,從何而來? 它,如何蛻變成現今的風貌?而它又如何創造出現今多樣性的生物種類?這些生命能延續下去嗎?天文學家致力在太空中尋求這些問題的解答:什麼樣的恆星會形成另一個太陽系,行星如何形成,如何形成類似地球的行星,又如何形成木星類的氣體行星,地球是唯一的嗎?我們的太陽系有什麼獨特性,為什麼地球可以代表生命,這一切是宇宙中的巧合嗎?我們將嘗試由現今的研究狀況來探討。
在 6 月 11 日春季系列的第七場演講中,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尚賢博士做了一場富含天文知識的演講,告訴我們太陽系是怎麼樣由最初的一團雲氣形成的,同時有哪些觀測證據支持這個學說。尚賢博士一開始就強調,我們應該認識到太陽只不過是銀河群星裡的一顆,和其他上千億顆恆星組成了我們的銀河,所以探討我們自己的太陽系形成的過程, 也就等於同時研究別的恆星旁邊,有沒有可能產生類似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環境。尚博士從「太陽星雲」談起,告訴我們真正會形成恆星的所在,不是光輝燦爛的明亮 星雲,而是溫度極低的冷暗分子雲的高密度區,這個地區一旦密度超過了臨界點,就會發生重力塌縮,逐漸形成一個扁平的圓盤,中央凸起的部分形成了恆星,而週 遭的雲氣盤就是各個行星的前身。在行星形成之後,殘存的雲氣也會形成小行星和彗星,這些天體雖然很小,是太陽系中的漫遊者,但是卻攜帶了早期太陽系形成的 資訊,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美歐等國都競相發射衛星,去研究彗星和小行星。例如 NASA 的「星塵計畫」,就是希望獲得彗星微塵的成分,好探討目前的太陽系形 成學說是否正確。
尚賢博士是年輕一代相當傑出的天文學者,雖然有孕在身,七月底即將生產,還是面不紅氣不喘地講足了兩個小時,很令人佩服,據她說研究工作無法放手, 可能需要一直做到生產為止。我們在此祝尚賢博士一切順利!
恆星(23)
行星(36)
地球(7)
推薦文章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