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於法國的誕生
醫學社會史與文化史自1970年代以來蓬勃興起,針對醫學各面向、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十分豐碩。然而,牙醫史是個顯著例外,專業研究成果很有限。這樣的情況到1990年代末期才有所改變,牙醫史重要研究著作開始出爐,研究焦點則是18世紀法國。
為何如此?因為18世紀歐洲商業繁榮,消費社會興起,醫療市場蓬勃發展,醫療專業也隨著分化,以滿足不同階層病人各式各樣的需求,牙科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於法國誕生。
正如牙醫師出身的醫學史學者羅傑.卿恩(Roger King)在1998年出版的《造就牙醫》(The Making of the Dentiste, c. 1650-1760)一書指出,法國的外科發展在歐洲居於領先地位,認為牙齒問題也是外科的一部分;法國在1699年訂定的外科法規對這就有所規範,並使用「牙齒專家」(experts pour les dents)一詞,指涉及處理牙齒問題的外科醫師助手。
這法規一方面顯示治療牙齒是外科的末流,外科醫師本人不治療牙齒,而是由地位較低的助手處理;另一方面,卻也顯示法國外科已經把牙齒問題當作正規醫學的一部分,而不是丟給江湖郎中去處理。
卿恩強調,由於「牙齒專家」日後轉型成為牙醫師,牙科的傳承實來自正統外科。牙醫一詞由法國外科醫師福夏(Pierre Fouchard, 1678-1761)首度提出,他在1728年出版兩大冊的《牙科外科醫師,或牙齒論》(Le Chirurgien Dentiste, ou Traite des Dents),內容涵蓋牙科治療與牙齒發育、病理等面向,成為現代牙科的奠基之作。福夏因此被稱為「現代牙科之父」。
拔牙師從江湖郎中走向專業分化
法國史權威科林.瓊斯(Colin Jones)則把牙醫的誕生放在18世紀法國社會與文化的脈絡中考察。牙醫出現之前,牙齒問題由拔牙師(tooth puller, arracheurs de dents)處理。拔牙師的組成複雜,有的是江湖郎中,也有巡迴表演的戲班兼做拔牙生意。他們通常除了拔牙外還販售各種藥物,尤其是性病的祕方。
然而也有些拔牙師有正規外科背景,例如18世紀上半在新橋(Pont Neuf)擺攤拔牙多年的「大湯瑪斯」(le Grand Thomas),以他強健的拔牙臂力和誇張的服飾舉止著稱,號稱「郎中之冠」。但他其實在巴黎頂尖醫院Hotel Dieu受過外科訓練,死後人們在他家中發現他有大量外科著作藏書,並累積相當財富。
專業分化只是牙醫興起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在當時以病人自費為主的醫療市場,病人的需求是任何一門醫療專科興起的必要條件。17世紀到18世紀中的歐洲人,牙齒狀況大多不好,不只一般人不在意口腔衛生,連王公貴族也是如此。瓊斯以亞森特.里戈(Hyacinthe Rigaud, 1659-1743)在1701年為法王路易十四(1638-1715)所繪的著名畫像為例,說明這點。
不笑是優雅也不會露出一口爛牙
路易十四功業彪炳,人稱太陽王,畫中的他濃密黑髮垂肩,雙腳健壯修長「媲美舞者」,身著華麗王袍且英氣逼人。然而實際上,繪製這畫時路易十四已經六十多歲,健康狀況不佳,是個常常坐輪椅的禿頭老男人。這幅逢迎絕對君主的畫像,讓太陽王比實際外貌看來年輕,但仔細看可以注意到畫像的臉頰凹陷,這是因為路易十四牙齒已經所剩無幾了。
瓊斯指出,路易十四在1680年代拔掉上顎一側的牙齒,其後遺症導致他喝湯時湯汁會從鼻孔流出。糖在17世紀是風行歐洲上流社會的奢侈消費品,各種甜點甜飲使許多王公貴族蛀牙嚴重,愛好甜食的太陽王牙齒更是糟糕,不論貴族或平民往往開口就露出無齒黑洞,甚至有嚴重口臭。
但這並不打緊,因為當時禮儀認為,表情平靜不露出情感是自制力的表現,上流社會人士整天緊抿著嘴,不會露出一口爛牙。18世紀晚期之前,歐洲繪畫的畫像人物很少微笑。
17世紀的繪畫理論反對畫中人物露出牙齒,認為這有違古典時代所教導的美學原則。這段期間歐洲繪畫中若有露齒的人物,通常是發瘋、喝醉、粗鄙的下階層平民。
在現實生活中,宮廷裡君臣仕女塗上濃厚白色粉底,加上腮紅,厚重化妝掩蓋住臉色,人人克制不露出表情,以免在鬥爭激烈陰謀重重的宮廷中被人猜中心思。
瓊斯以兩個例子凸顯當時貴族不在乎口腔衛生:路易十五的牙齒和父親一樣不好,而他有名的情婦更是以口臭著名;艾基永公爵(duc d'Aiguillon)在被情婦康媞公主(princess de Conti)拋棄後,深受刺激,竟找來拔牙師把自己牙齒全拔掉,包起來送給康媞公主。
啟蒙運動吹起「露齒笑」風潮
那麼法國口腔衛生風氣如何被扭轉?瓊斯認為造成改變的地點不在宮廷,而是在巴黎的市民社會。盧梭等18世紀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強調情感的自然表達,露齒微笑開始成為巴黎新興資產階級的風尚,牙齒保健用品與維護口腔外觀的牙醫服務成為消費社會的新潮流。
在瓊斯看來,有個事件最能凸顯法國社會風氣的改變。18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女畫家布倫夫人(Louise Elisabeth Vigee Le Brun, 1755-1842),1787年在羅浮宮沙龍展出露出一排潔白牙齒的自畫像,引起保守藝評界的嚴厲批評,認為她違反了繪畫的規範。
然而,身為路易十六皇后瑪麗安東尼(Marie Antoinette)肖像畫家的布倫夫人,卻是站在時代潮流的一方。法國大革命前,巴黎牙醫的數量與技術都領先歐洲各國。巴黎時興的微笑也使當地的風俗有別於其他歐洲國家,「法式微笑」(French Smile)一詞不逕而走。
瓊斯指出,這段期間法國牙醫領先群倫的另一明證,是瓷牙的發明。過去的假牙主要取材於動物牙齒或人牙,容易蛀蝕腐壞並發出臭味。1788年,外科醫師訓練出身的巴黎牙醫榭蒙(Nicolas Bubois de Chemant)由於身邊社交名媛散發出的可怕口臭,亟思改善這種狀況。於是在1789年發明瓷製的假牙(porcelain teeth),稱為「不朽之牙」(Incorruptible Teeth)。
法國大革命後的恐怖政治,讓長期為上流社會服務的榭蒙心生恐懼,而於1793年流亡倫敦,後並歸化為英國人,改請英國瓷器廠瑋緻活(Wedgwood)為他製造假牙。
榭蒙的出亡是個極具象徵性的事件,法國牙科開始喪失領先世界的地位。這點乍看奇怪,因為法國大革命後的醫學改革結合了內科與外科的教學,並強調病理解剖研究和以醫院為教育場所的臨床醫學,讓法國成為領先歐洲的醫學中心。拿破崙時代實施嚴謹登錄的證照制度,更使醫學專業地位提升。那麼法國牙科怎麼沒跟著更上一層樓?
法國牙科的衰退並不是因為頂尖牙醫的外流。瓊斯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新的醫療法規忽略了牙科的資格規範,使得牙醫師的專業並沒有獲得與醫師同等的保障,因此牙科的領先地位就逐漸轉由新興的美國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