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知多少(四):社區動起來,聯手拚治安

103/09/09 瀏覽次數 7797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受理加強住宅巡邏服務件數從2008年的81,100件,到2013年9月上升至155,100件,成長近兩倍,可見居民對居住環境轉趨不信任,希望透過警察巡邏增加居住環境的安全。

除了建築格局外,社區環境也是民眾在選擇居住地點時重要考量的之一。暗巷中被偷襲、女子遭尾隨性侵、停車場打鬥傷人等社會犯罪案件,常發生在偏僻暗巷、燈光照射不足或環境髒亂的地段成為警政單位列管「治安死角」,去除社區的「死角」成為公部門以及鄰近社區的重要課題。
 
社區居民動起來,犯罪預防沒死角

2013年,中央警察大學副教授鄧煌發依據環境犯罪學(environmental criminology)理論,主張以「防衛空間」來設計環境硬體,並當作預防犯罪的基礎,他認為光仰賴執法單位逮捕罪犯、判刑、矯治等,仍無法順利遏止社會犯罪問題發生,因此,更需要藉由社區居民自發性的投入預防工作,方能更有效地降低犯罪事件的發生。

台南市南區的文南社區位於郊區與市中心交接處,人來人往互動複雜,時有逃犯或破壞居住環境的現象發生。因此,自1999年成立巡守隊、救援隊、社區關懷志工等相關組織,全年無休的巡守隊甚至提供里民婚嫁幫忙看家、過年假期重點巡邏的服務。另外,社區內裝設32具監視器、長達7公里的網路佈線監視系統,近年來,配合警方已成功破獲多起搶奪、竊盜與車禍肇事逃逸案件,從2009年獲得內政部連續6屆「全國治安標竿社區」。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結合社區與警察機關的雙方合作,更能提升住家的安全,增加社區居民互動產生的信賴感,減少對人的冷漠感與不信任,這些均有助於降低犯罪率。
 
環境設計有一套,社區安全沒煩惱

1977年,美國犯罪學家傑佛瑞(C. R. Jeffery)發表《經由環境設計來防制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 Design)一書,認為犯罪預防應該須考慮案件發生的環境與罪犯的交互關係,藉以妥善規劃與設計都市環境,包含改善髒亂破舊的建築物等都會物理環境,以環境設計強化人際間溝通與互動、減少疏離感。當有效地變更設計建築環境,才能降低犯罪發生率,進一步消弭犯罪恐懼,得以改善居住的生活品質。

2005年,行政院訂定「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其中有關「社區治安」、「環境景觀」等子計畫,就是希望建立社區安全維護體系,鼓勵社區繪製安全檢測地圖,找出治安死角,並透過社區安全會議討論,找尋解決方案,例如增設路燈或監視器、加強守望相助巡守工作等,打造安居樂業的「治安社區」。

美國學者奧斯卡.紐曼(Oscar Newman)在《防衛空間-透過都市環境設計預防犯罪》(Defensible Space: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一書中,提出「防衛空間」( Defensible Space)理論,包括領域感、自然監控、意象和周遭環境四個層面,希望藉由特殊的建築設計,結合環境與民眾監控力量,提高社區居住的安全感。一、領域感(Territoriality):架設阻絕的措施,使社區居民產生領域感,如門外加上圍欄形成半私人空間,使得外人無法隨意進出,抑制犯罪的企圖;二、自然監控(Natural surveillance):藉由建築物的設計,將大門座向面對馬路,清楚看見進出者,產生自然監控的效果;三、形象(Image):留意社區形象的管理,當社區環境破落給人「貧民窟」的印象,就容易被貼上負面標籤,導致犯罪的機率升高;反觀居民關係密切的社區,較不易給歹徒有機可乘的犯罪想法;四、周遭環境(Milieu):加強監控社區角落的設計,像是增加社區照明改善周遭環境,能帶給居民安全感。

安全城市的基礎是透過環境設計預防犯罪,藉由讓居民瞭解社區環境、公共空間,進而改善居住空間與加強設計社區安全,同時建立守望相助計畫,共同為社區付出,透過相互合作,才能夠減少犯罪發生的機會,打造友善居住環境。(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7)

責任編輯:王曉玲|青少年團契輔導
審校:張筵儀|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