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人如何生活?他們穿什麼樣的衣服,是如何製作的?他們用何種器物裝盛食物,裝盛的器皿有美學設計嗎?其製作技術背後的文化意涵是什麼?他們愛美嗎?穿金戴玉嗎?這期的專題報導邀約幾位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分別從植物、玉器、陶器、石器(含巨石文化)等和讀者們分享考古學的科學內涵與趣味。
從遺址挖掘出來的「陶紡輪」與「石製打棒」兩件器物,傳遞出兩種不同的衣服製作技術和資訊。前者說明了紡織技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卑南文化中就已出現,後者呈現了以敲打並槌氈植物的樹皮纖維,使之緊密交織的樹皮布文化。而樹皮布文化又引發了另一個有趣的後續研究,從探討樹皮布使用的材料 ─ 太平洋構樹 ─ 的身世之謎,提供了南島語族從台灣遷移出去的另一項科學證據。這就是考古博物館迷人的地方,針對幾件文物、植物、動物骨及人骨,只要問對問題、用對方法,就可探索出祖先們的豐富生活訊息。
台灣史前時期的巨石文化代表了什麼?這些大型石造物是與房舍建築有關,還是有儀式用途呢?掃叭遺址的石柱、公埔遺址的石壁、新社遺址與白守蓮遺址的岩棺,以及人形石像、單石、石輪等,它們有美麗的愛情神話嗎?現居原住民如何把它們的存在與族人的故事連結呢?而製作這些巨石的人到底是誰呢?
台灣玉的產地在花蓮豐田一帶,史前人從溪流中撿拾從山上沖刷下來的原石,再加工製成玉器。而這些玉材及玉器透過海路或陸路交換流通到台灣各地,甚至及於澎湖、綠島、蘭嶼。台灣玉在東南亞環南海地區廣泛分布的情形,更說明海洋對史前人來說不是阻隔而是道路,這些出現台灣玉的遺址和南島語族的分布有高度的相似性。
大坌坑文化刻劃紋陶紋飾圖案的設計美學型式有連續、對稱、均衡、調和、比例、韻律節奏感,傳達了哪些訊息?陶工匠們對於陶器紋飾設計是描述與其生活相關的河流、海洋、舟、漁撈等事物嗎?
潮來橋遺址的陶器組合有烹煮、貯存和盛裝3大功能取向,其材料和製作技術各有不同,呈現了不同人群互動的訊息資料。亦即,從技術層面的分類切入,修正了以往器型學(比較陶器外型)方法的限制,當考古學家要探討不同遺址之間的互動關係時,只要觀察兩地的製作技術與流程是否類似,便可以取得初步的結論。以陶器工藝分析所獲得的線索,跨越了「物」的層面,讓考古學重建史前社會人群的工作又向前一步。
希望透過這幾篇深入淺出的文章,可以讓讀者了解考古學博物館的研究和經營包含了許多科學的知識,也讓讀者們體會史前先住民如何運用智慧和大自然相處,創造生活所需以及展現對美感的渴望。期待讀者們可以親身到史前文化博物館一探奧祕的台灣史前古文化,及其所伴隨的科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