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災難醫學(二):救難醫師的臨場經驗談

103/06/05 瀏覽次數 9547
臺灣有各種面向的災難醫學,本專題特別訪問在國內外救災現場經驗豐富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洪士奇醫師,和我們分享災時的各種突發問題、以及未踏入現場前難以設想到的思考死角。經驗豐富的洪士奇醫師舉了許多實例,也使得我們對於「災難醫學」的視野得以拉得更高更遠,思考一場救難行動之下,還有哪些息息相關的要素必須相互配合,才能發揮有效的救難功能。
 
救難隊的模擬訓練
 
洪士奇醫師在九二一大地震時於第一線擔任台北東興大樓現場醫療指揮官,災後為了提昇救難專業,到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災難城市(Disaster City)」接受救難訓練。災難城市是一個佔地 52 英畝的救援訓練中心,其中有許多模擬各種災難實境的「斷垣殘壁」,例如不同結構的倒塌建築、或是出軌的貨運列車,要求學員應用各種不同的救援技巧,救出躲在其中的模擬傷患。
 
談到救難隊出隊的正確觀念,洪士奇醫師點出救護隊除了支援當地所需的醫療物資之外,所有救護隊所需的食物、飲水、生活必需品都必須自己備足,並以維護自身安全為最高守則,才能有效協助災民。而各國所派出的國際救護隊,因為語言和習慣用藥、用材上的不同,基本上都以各自獨立的方式展開救災工作。洪士奇醫師在美國聯邦緊急應變總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接受救難訓練時,演習需從「組隊」開始演練,而受訓學員事前皆不知道需要救援的人數和傷患類型,徹底的救災演練,讓學員獲得更紮實的應變能力。
 
當地醫院的支援與調配
 
而除了因災難而受傷的災民之外,災區內原先仰賴維生系統的病人,例如洗腎或糖尿病等長期慢性病,在斷水斷電的情形下,也需要被緊急救助,甚至轉往第一線後方的地區醫院。而在地區醫院,又需要處理同時接納新病人以及維持既有病人醫療品質的問題。洪士奇醫師指出,臺灣目前被指派為救災醫院的醫院,應以中型醫院為主,有能力進行病床清空和調派,接收足夠的新傷患。而醫院本身建物的耐震強度也需一併納入考量,不少單位將鄰近公園或學校列為備用場地,但許多學校的校舍甚至比醫院更為老舊,「如果醫院倒了,這些學校也老早倒了」。
 
洪士奇醫師以 2008 年的四川大地震為例,為了避免餘震造成的再次傷亡,醫院所有工作人員都將傷患及設備搬出醫院,到空地進行治療。而四川滿街也都是災民的帳篷,「政府下令,如果餘震時還待在室內所造成的傷亡,政府一概不負責。」洪士奇醫師兩年後再度來到中國青海玉樹大地震執行救護隊任務,發現中國國政院在經歷過四川大地震後,對於救護車隊的調派、以及各地骨科與神經外科醫師的人力支援,都有顯著的進步。這點可能也必須歸因於中國的高度集中化管理。
 
救難背後的醫療物資、人力、交通管理
 
洪士奇醫師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攻讀災難管理研究後,對於國內的災難訓練模式多有反思。臺灣的災難相關訓練單位,多以第一線的執行人員培育為主,但面對「災難管理」的物資、人力調配及管理能力方面,相關訓練卻是付之闕如。舉例來說,九二一大地震時,草屯的內科醫療人員卻收到許多外科的醫療物資,例如胸管、石膏等等,這類情形都會導致醫療物資無法獲得有效的利用。
 
除了物資之外,災難還會牽連到許多面向,例如交通、水源、公共衛生等等。洪士奇醫師以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件為例說明,當時各路熱心民眾或葬儀社業者都蜂湧而至,使得通往山上的道路完全堵塞。但交通問題會最直接影響各種救災專業所能發揮的效益,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時,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便下令災區交通「只出不進」的原則,確保有限的交通流量可以被有效使用。因為除了外界物資需要被輸送到災區之外,災區內產生的廢棄物亦需輸出處理。
 
跨部門的災難管理 – 災難的「緊急」本質
 
美國 FEMA 在九一一事件後納入美國國土安全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DHS),「災難」不再限於天災以及大型交通事故的範疇,結合了反恐事務,建立以「緊急」為核心、以「風險」為基礎的跨部門綜合應變系統。從災前研究到災後救援,都由聯邦與各州的緊急事務管理署專責協調統合,而非由行政首長兼任災時指揮官,也減少上百個災難相關部門間的協調效率與指揮分散問題。
 
洪士奇醫師認為,基本上災難醫學仍以急救的檢傷準則進行治療,但災難醫學的不同之處在於突發災難「來的太快、規模太大、超越平時人力和物資的處理範圍」,因此在醫療行為之外,災時的指揮、調派和管理更為重要。即便在不同的災難之間,災區斷電、災民外傷、住院醫生和護理人員的跨科別支援等等,都是共同會遭遇的問題,臺灣應及早以「災難」的高度來培養人才,相關的醫療行為及救災專業才能在有效的前提保障下展開。(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