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中升大學的關卡,你是否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
站在這人生的重要抉擇路口,大學評鑑資訊透過科學的方法,經過一連串的認證考評提供客觀的資訊,是你辨清前程道路的好幫手,協助你想得更深、看得更遠、做得更踏實,為生涯藍圖畫出更完整且清晰的輪廓。
志願選填之前的準備
面臨高中升大學的抉擇,對於如潮水般蜂擁而至的學校資訊,如何在廣大的資訊海中確立方向,找到適合自己就讀的學校及科系,對於即將成為大學新鮮人、邁入人生另一求學階段的高中生而言,可說是相當糾結的難題與挑戰。
這個看似難解的人生習題,實際上或許沒那麼難解開。強生威爾斯大學(Johnson & Wales University)普洛威頓斯校區(Providence Campus)校長及執行長朗倪(Mim L. Runey)在幫她女兒找出合適就讀的大學的過程中,發現只要掌握3個簡單的基本原則就可以解決難題,這3個基本原則就是可負擔性、學術品質和支援服務。為了清楚了解這些原則的重點,可以試著仔細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學雜費、住宿費、生活費等費用是一筆可觀的開銷,在考量所能獲得的經濟支援(例如獎助學金、就學貸款、打工機會等)下,你能否負擔得起?
師資陣容、課程規畫等教學活動能否幫助你對未來有興趣的職業做好準備?
是否有提供學生「體驗教育」的機會?例如企業實習、職場體驗、國際交換學生等活動。
學校「看」起來如何?例如建築環境是否維護良好、校園景觀是否引人入勝、空間設施是否管理得當等,都是反映學校素質優劣的一面明鏡。
跟著心去選擇,你對學校的「感覺」如何?是否對得上你的眼?
畫出心目中的大學
忽地有太多的問題湧上心頭,全然不知從哪下手找到自己的突破點,不禁讓人感到氣餒。不過,在這資訊科技進步快速的網絡社會中,各種資訊近在咫尺,甚至就在你身邊唾手可及之處,端看你是否有心蒐集並加以利用。充斥在身邊的大量資訊看似雜亂無章,但透過系統化的整理與建構,能協助你在資訊叢林中找到方向,逐漸描繪出心目中的大學印象。
從實體層面來看,大學校院博覽會、各個學校所舉辦的志願選填說明會、畢業學長姐現身說法、實地走訪校園等各類活動,都能提供你直接或面對面接觸學校人、事、物的機會。從虛擬層面來看,UrSchool教育諮詢平台(網址:http://urschool.org/)、大學網路博覽會(網址:http://univ.edu.tw/default.asp)、各校官方網站等網頁公告資訊,則是讓你遠在千里之外也能獲取訊息的絕佳管道,部分網站還提供社群互動功能,營造雙向溝通的環境。
上面所提到的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資訊取得方式,在這,將說明一個較鮮為人知的訊息來源,那就是大學評鑑。
大學評鑑是什麼
大學評鑑是什麼?你可能會聽到學生回答說:是學校改善服務學生的做法。老師回答說:是一種學校控制老師教學品質的方式。學校回答說:是促使學校成長的重要途徑。一言以蔽之,大學評鑑就是一所大學自我管理及持續改善的過程。
辦理大學評鑑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督促大學提升品質,期盼能憑藉專家的知識與經驗,協助學校提升教育品質和辦學績效,並進一步追求卓越。由於評鑑結果和學校永續發展密不可分,整體過程十分重視公平、公正、公開精神的落實,各項工作也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好讓評鑑結果有社會公信力。
若以類別來區分,依教育部「大學評鑑辦法」第3條規定,可分為四大類,分別是校務評鑑、院系所及學位學程評鑑、學門評鑑及專案評鑑。跟志願選填較攸關的是前兩大類,教育部把它們定義為:
校務評鑑:對教務、學生事務、總務、圖書、資訊、人事及會計等事務進行全校整體性評鑑。
院系所及學位學程評鑑:對院、系、所及學位學程的課程設計、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專業表現、圖儀設備、行政管理及辦理成效等項目進行的評鑑。
我們可以用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的畫作,完美詮釋學校的辦學藍圖,以及大學評鑑所扮演的角色。莫內傾向於把細節簡化、單純化的畫風,使得他的作品近看時不太能觀察出整體影像,只能從畫板上看到一堆重疊的色點,拉長距離遠看時才能清楚呈現全貌。學校辦學的各種做法就相當於畫作上的小色點,單就一個個小色點,無法一窺奧妙;但在大學評鑑工作與資訊的輔助下,能協助旁觀者拉升視野,通盤了解學校樣貌及辦學績效。
大學為什麼要評鑑
在少子女化人口變遷趨勢、國家教育經費逐漸縮減、教育成本急遽增加、高等教育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等挑戰的衝擊下,大學辦學品質愈來愈受社會大眾所關注,各界期望大學接受專業評鑑的呼聲如巨浪般襲捲教育界,使之蔚然成風。
教育部為了促進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希望能透過評鑑取得公正客觀的資訊,做為妥善分配政府補助經費的參考。此外,考量到大學評鑑、自我管理已是不可擋的趨勢,為了滿足社會大眾「知的權利」,教育部把各項評鑑結果上網公告,讓社會大眾也能共享經由大學評鑑所獲得的學校資訊。
不可諱言,很多學校把大學評鑑視為「必要之惡」,抱持排斥及勉強應付的態度。然而,不容否認的是,大學評鑑也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對於現今競爭已趨白熱化的高等教育環境來說,大學評鑑可說是學校肩負起的一種社會責任,能避免有限的教育資源遭到濫用而造成教育經費的浪費。同時,經評鑑認可通過的學校是大學治理合乎一般品質要求的保證,代表學校已經由內部啟動發展能量,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
評鑑就像健康檢查
大學評鑑結果就好比專業醫師所出具的健檢報告,由一群相關專業領域的學者專家扮演醫師的角色,透過一連串的檢驗程序—書面資料審查、現場觀摩教學活動、實地勘查儀器設備、和教職員生互動溝通等活動,了解大學經營的體質概況,從而提出建言。簡單說,大學評鑑就是由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角色相當於「醫師」)為大學教育做品質把關(過程相當於「健康檢查」),並提出包含改善建議的評鑑報告(作用相當於「健檢報告」)。
由於品質把關者「心中的那把尺」可能有不同的刻度和長短,而且為了讓評鑑工作更有系統、更有架構地進行,方便學校依循參考,評鑑機構會設計出一套能充分涵蓋學校運作的基本標準,這些標準就是一般所稱的「評鑑指標」或「評鑑效標」,如果比作健康檢查,就相當於是「健檢項目」。
從一個過動兒和中輟生變成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育研究所教授的陶德.羅斯(L.Todd Rose)認為,「教育要像可調式座椅一樣,讓坐上去的每個人都可以依自己需求調整」。目前的大學評鑑工作也逐漸朝這個方向努力,不再以單一的標準要求所有學校一體適用,而是像可調式座椅一樣,配合學校目標調整評鑑指標,以便協助大學發展特色。就像是為不同人的身體狀況及健康需求準備不同的健檢項目,好讓他知道自己最強及最弱的部分,而能保持良好的狀態,補足欠缺的養分。
大學評鑑於我有何用
對於學校來說,大學評鑑是整體辦學績效的綜合呈現,好的評鑑結果能吸引學生就讀;對於老師來說,大學評鑑是確保教學品質的方法,好的評鑑結果是對老師專業教學的肯定與認同;對於大學生來說,大學評鑑是學校服務品質的整體表現,好的評鑑結果能凸顯自己身為團體一分子的榮譽感。對於高中生來說,大學評鑑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處於選填志願當下的高中生,大學辦學績效良窳可說是選擇學校的關鍵參考要素之一;在苦惱徬徨不知從何下手之際,大學評鑑結果是一個獲取訊息的最佳管道。
一般人雖然不需要具備醫師的專業,但必須看得懂健檢報告,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健康,如何使用大學評鑑結果也是類似的概念。由於評鑑類別的不同,評鑑的訴求重點會有所差異,評鑑結果的呈現當然也會跟著調整。
以先前提到的兩大評鑑類別而言,「校務評鑑」內容主要和學校整體行政服務有關,例如校務行政系統、選課系統規畫、校園環境衛生、圖書資訊服務、學生安全維護、學生社團輔導、國際交流事務等,可說是教學的「後勤與支援」;「院系所及學位學程評鑑」則和科系的教學、專業表現有關,例如師資素質、空間規畫、專業圖書設備、課程架構、實習規畫、畢業生表現、老師研究成果等,可說是教學的「主軸與核心」。
然而,不論校務評鑑、院系所及學位學程評鑑,報告中都會針對各個評鑑指標,經學者專家確認後提出優點特色及建議事項。你只要找到感興趣的項目,就能根據報告上的內容得知學校在那個項目表現的優缺點,以及未來可能的改善方向,是能協助你判斷是否適合就讀的專家意見。
大學評鑑資料何處找
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評鑑業務主要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簡稱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簡稱台評會)負責辦理,兩者分別在國內大學校院、技專校院評鑑居於首屈一指的專業地位。
由於評鑑結果公開接受公評,能促勵學校進一步成長與提升,並方便社會大眾取得所需資訊,因此「大學評鑑辦法」明文規定「應公布評鑑結果」。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台評會身為辦理評鑑的專業機構,對於教育部委託評鑑專案,歷年評鑑結果除了召開記者會發布外,也在網站設立評鑑結果資訊公開專區,讓社會大眾檢索、瀏覽或下載評鑑報告,你可以很容易找到想就讀學校、科系的評鑑結果。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大學
求學生涯中沒有所謂最完美的選擇,只有最適合的選擇。因為不同大學各有各的優劣勢,各有各的價值,只要能在各項考慮因素下,做出最合理、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就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站在人生的重要抉擇路口,遠眺前方錯綜複雜且未知的道路,為了獲得更清晰的視野,你應該停、看、聽—「停」下慌亂的腳步,認清處境;「看」看各類的資訊,充實認知;「聽」取外部的意見,汲取經驗。同時,經過慎重思考後,找出一所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大學,擇己所愛,愛己所擇,跨出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第一步。
名詞解釋
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源自於「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概念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習體驗與自己經驗的結合,讓學生從實際參與體驗中,透過自我內視省思,誘發知識成長、技能發展及價值澄清。
評鑑指標(evaluation indicator):針對評鑑對象及內容,由相關領域專家所研訂的具體評估項目及標準,通常會有明確的定義,以便做為評估執行績效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