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揪出腦斑塊 臺灣一起來
102/01/09
瀏覽次數
18484
江欣怡
|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根據臨床上的觀察,80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有二分之一患有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也就是俗稱的老年失智症或老年癡呆症。這種病症雖然常見,但過去醫界在治療及診斷上的進展卻非常緩慢。令人慶幸的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12年4月6日正式核准了新藥Amyvid(學名是F18-AV45),可用於協助診斷阿茲海默氏症或鑑別其他失智患者。這項核准為未來失智症的治療與藥物研發開啟了新契機,也如同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閻紫宸醫師所說:「這項研究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
自從1906年第一個阿茲海默氏症報告出現後,過去一百多年來,這疾病的治療一直有相當的困難度。由於不可能把病人的腦直接切片察看是否有類澱粉的堆積(腦斑塊),在無法診斷的情況下,病人出現記憶喪失的真正成因不易確定,有效的核醫追蹤劑便成為醫界亟需的利器,Amyvid被核准上市則為許多後續研究帶來一線曙光。
Amyvid在臨床試驗階段時,臺灣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醫師閻紫宸、林昆儒,以及長庚大學蕭穎聰副教授所率領的團隊,憑藉著長期在腦影像研究建立的基礎,取得與國外合作的機會,成為亞洲唯一參與F18-AV45進行阿茲海默氏症診斷的臨床團隊。而引進F18-AV45後,團隊前後花了3年的時間,在長庚醫院分子影像中心建立了正子放射同位素調製作業規範,不僅使製作F18-AV45的流程標準化,並在動物實驗確立藥物安全性後,經由國科會經費補助,進一步執行人體第一期臨床試驗。
在Amyvid追蹤劑的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研究團隊共邀請了9位受試者分別進行將近90分鐘的動態腦造影試驗,從獲取的影像數據分析,確認了合適的造影時間,並開發新的數學演算技術,同時驗證了定量分析數據的正確性。他們也發現Amyvid可以有效地探知個案腦中的類澱粉堆積程度,而這項成果因與美國的研究數據相容,也驗證了這個新開發的藥物可適用於臺灣人、亞洲人的身上,並具有一樣的效果。
阿茲海默氏症是一種持續性的神經功能障礙,病患受損的神經功能通常與大腦的額葉有緊密的關係,這病症一般顯現在外的早期癥狀是健忘,患者會在初期逐漸失去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則較不受病情影響。然而,隨著病情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識能力、認知能力等都會跟著逐步衰退,也會出現喜怒無常、情緒起伏不定,甚至需要全天候的照護。目前65歲以上的人中,大約有10%患有這種病,亟需針對性的治療方式或新藥。
Amyvid也是當前全球唯一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可用於偵測腦中類澱粉斑塊的放射造影劑,在Amyvid的顯影下,若病患檢查呈現陰性,表示病患腦中無類澱粉斑塊積累,其認知異常可能與阿茲海默氏症所導致的失智症無關。若檢查呈陽性,則病患可能患有類澱粉斑塊積累的阿茲海默氏症,但也不能排除有其他類澱粉斑塊積累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然而,由於Amyvid可直接找出哪些患者腦中有這些腦斑塊,並可讓藥廠在開發失智症新藥上得到更準確的樣本,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規定,未來只要有針對這些腦斑塊的新藥開發計畫或研究,一定得先配合使用Amyvid。而在臺灣,也已有三、四家醫院正與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合作,未來將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藉由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把評斷失智症的金標準引進臺灣,對於後續臺灣醫療團隊在爭取更大規模的全球臨床試驗,以及失智症藥物開發上,也注入了研究新動能。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3年1月,481期,74 ~ 75頁
失智(14)
類澱粉蛋白(7)
額葉(6)
阿茲海默(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老舊門鉸鏈到年輕膝蓋,自體幹細胞治療讓人重返跑跳的日子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