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正德 利用 厚生–人類永續與生物多樣性
103/09/04
瀏覽次數
16805
方國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命,包括遺傳、物種與生態系三方面的多樣性。臺灣在複雜地形、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下,造就了多樣的生態環境,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保育生物多樣性就是維護個人及子孫未來永續的生存環境。
生物多樣性是什麼
自從人們提出生物多樣性的議題後,如何貼切解釋生物多樣性成了面對大眾最需完成的工作。最基本的解釋是,生物多樣性就是地球上繽紛生命的代名詞,包含了不同種類的動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多樣生態系及變化多端的遺傳多樣性。也就是各式各樣的生命在地球的生物圈中相互依賴著,以複雜、緊密而脆弱的關係,生活在不同形式、自然的系統中,使人和萬物生生不息、共榮共存。以下是生物多樣性的3個主要組成:
遺傳多樣性 為什麼要先談遺傳多樣性?因為遺傳基因是生物遺傳最重要的單位,只要遺傳基因有所改變,物種可能因此呈現完全不同的外觀。這些差異提供人類更多的選擇,也是物種得以演化來適應不同環境的重要因素。例如:常看到的玫瑰,就是因為遺傳基因的變化,而有不同花色、大小、香味等的變異,提供人類依個人喜好、需要來選擇、運用。而且基因變化越大,遺傳多樣性越多,生物就越能適應環境而不被淘汰,能提供人類使用的方式也越多。
物種多樣性 現今生物學把生物分為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及動物5界。植物行光合作用,是生產者;動物行消化作用,是消費者;菌類行分解作用,是分解者。在目前已知的生物中,動物是最多樣的,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及無脊椎動物,已經命名的約有130萬種,若再加上維管束及非維管束植物40萬種,總計約170萬種。
但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種,我們並不清楚,有科學家估計約3,000萬種,也有科學家估計約500萬種。即使以最低估計數約500萬種來計算,迄今人類認識的動植物物種也還不到全部的五分之二。為了避免物種還沒有發現就已消失的憾事發生,要盡力維護物種多樣性,讓後代子孫同樣擁有豐富的生態存摺。
生態系多樣性 在生態系中,生產者、消費者及分解者需同時存在,且同時有能量的流轉及養分的循環。因此生態系是一個概念,沒有固定的疆界和規模;一條溪流可視為一個生態系,巴西熱帶雨林也可視為一個生態系,整個太平洋,甚至全地球都可視為一個生態系。人們生活的周遭就圍繞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生態系,需要我們隨時關注維護,並不單單只針對高山深海的生態保護區。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價值
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生物多樣性就是支持人類發展重要的因素。細數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價值,可約略分為下列4項:
文化、倫理與美學的價值 人類本性是樂於親近自然界的生命,也就是具有親自然的本性。人類渴望接近及欣賞自然所創造的地景與生命現象,並與自然互動發展出文明與藝術。例如:中國文字構成要素中的「象形」,便取自多樣的生物與環境;中外文學作品中也常借用自然與生物來隱喻人生、抒發情感,寫下雋永著作。
許多人更為子孫著想,希望保留自己享有的森林、海洋、溼地、野生動植物或自然地景,讓未來世代都能享有,這時它們又具有「遺贈價值」。另因人類喜愛自然及尊重生態,而在心中獲得滿足感,能與人類共存的生物多樣性也就具有「存在的價值」。因此,生物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元素,它具有形成文化、建立倫理與創造美學的價值。
科學與教育的價值 生物多樣性所呈現的生命現象與過程,不但提供了研究生命科學的素材、教育的工具,同時是啟發生命科學研究靈感的泉源。在人類歷史中,因而產生許多發現、創造與發明,改善了生活。例如:達爾文及華萊士要不是有機會觀察加拉巴哥與馬來群島的多樣生物,就不會創出近代最偉大的生物演化理論。如果沒有某些生物做為遺傳學的試驗材料,人類難以精修演化論,並為它增添新的內涵。
經濟的價值 以我們最熟悉的生物用途而言,除了能直接提供人類生存必需的物質外,也以各種方式利用多樣的生物資源,使它們成為市場上多樣的商品,進行貿易與發展出當今複雜而龐大的世界市場及經濟體系。舉凡食品、醫藥、花卉、建材及文明所需的基本原料,若無多樣的野生物種做為基礎,令人無法想像現今71億餘人口的生活品質會是怎樣的窘境。
晚近發達的生物科技與基因工程學的應用,使人類藉操縱自然界許多物種所擁有的基因多樣性,獲得很大的經濟利益,更是生物多樣性在經濟上的展現。
未來,在這個領域將有更大的、遠超過現代人類能理解的潛力。但基因工程的應用也引起了社會對生命觀、環境品質與人體健康的疑慮,因此在把基因多樣性的價值從生物學轉移到經濟面向時,有待重新評估並建立全球性的遊戲規則。但無論如何,基因多樣性的多重價值與重要性已無庸置疑。
生態的價值 生物多樣性原本就具有生態價值,每一物種都有不同程度的生態功能,影響生態系的運作與整體性。就像「鉚釘理論」所隱喻的,可用來說明多樣物種對整體生態系的重要性,也就是生物多樣性就像飛機上眾多的鉚釘,每一個物種或鉚釘都有它的功用與存在價值,都是結構中的關鍵角色。完整的生態系可發揮更完善與更高品質的功能,例如:調節微氣候,清淨水質,提供氧氣,清除汙染,製造沃土、水、養分,以及使大氣循環,植物授粉等,這些都是人類沒有能力完成而亟需生態系提供的服務。
簡單地說,生物多樣性有許多有形及無形的價值,它對人類永續的實質重要性,在於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命體存在的基礎。生態系多樣性更可提供無數服務,而這些價值與服務品質有賴所有生命體所建立的功能網的整體運作,形成環環相扣的生命共同體。這也是為什麼提到生物多樣性維護,從最小的基因到生態系、生態系彼此間的維繫等,都必須一併考慮。換句話說,不能只獨善其身,必須兼善天下,維護整體的生物多樣性才是未來的永續生存之道。
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危機
快速喪失生物多樣性是21世紀全球重大的環境議題,倘若這趨勢不加以改善,預估到2050年世界上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物種會消失,將嚴重危害人類本身及後代子孫的福祉與生存。然而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的主要原因,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威爾森博士(E. O. Wilson)在他的著作《生物圈的未來》中,以「河馬困境(The HIPPO Dilemma)」來說明5項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
棲息地流失(habitat loss) 大量的森林砍伐會造成地區的生物棲息地流失。依統計資料,巴西亞馬遜地區消失的森林總面積,從1990年時的4,150萬公頃,擴大為2000年的5,780萬公頃。短短10年內,消失的森林面積就相當於葡萄牙領土的兩倍大。由於亞馬遜地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之一,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損失自不言可喻。
在國內,內政部營建署「調查現有自然海岸總長度研訂保育指標計畫」中,統計臺灣本島的人工海岸線占總海岸線長度的51%,由於這些地區的生物因自然棲息地的消失而無法完成它們的生活史,顯示臺灣海岸生物多樣性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以上國內外的統計,在在顯示人類的活動會造成棲息地快速的消失。
引進外來種(introduced species) 外來種是指物種經人類傳播、引入後,出現在自然分布及可擴散範圍之外。外來入侵種在新環境中,能夠建立穩定族群並可能威脅原生物種及生物多樣性。在臺灣,紅火蟻、小花蔓澤蘭等都是外來入侵種,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及經費處理。因此引進外來入侵種,除了危害農作物、減少經濟收入或影響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外,更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一個重要因素。
人口成長(population growth) 世界人口在1999年時約為60億,至2013年已達約71億,估計在2050年將上升至97億。由於人口的增加會造成資源(水、能源、物資等)消耗增加,加速全球資源耗竭。同時食物需求量增加,增加了農地開發,也加重了自然環境的負荷。工業產品需求量增加,除了加速資源耗竭外,也使環境汙染加劇。同時因為人口增加,增加了生活汙水及垃圾,清除及處理成本因而節節上升,使整體環境風險也隨之增加好幾倍。
汙染(pollution) 為滿足人類現代化的生活需求,導致工廠生產的排放物加速汙染河川、土壤、空氣及海洋。人類日常生活所產生的汙水、垃圾及汽機車廢氣也會汙染環境。海洋也因人類在陸域產生的垃圾、輪船運送物資擱淺、海洋採礦等行為,造成重大汙染。這些汙染對生物多樣性都會產生重大且不可恢復的影響。
過度消耗利用(over-consumption)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人類有更先進、更密集的技術取代傳統的利用方式,使得人類更有效率地掠取生物資源。例如現代漁船運用聲納定位儀巡航海洋,以足以裝下十多架大型客機的魚網,一次漁獲量常是過往漁民的數千、萬倍,使得支持人類數世紀的漁業資源來不及休養生息,因快速消耗而枯竭。依世界自然保育聯盟估計,在2048年將造成海洋生態系崩解,由此可見人類的過度消耗利用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之鉅。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正如《尚書》中〈大禹謨〉篇所說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德」置於首,用於治理天下,必須既正人德又正物德。在這前提下才能「利用、厚生」,也就是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以使人類生活富足,人際和諧。因此,在追求人類的發展時,除了要滿足當代的需求外,也要以不犧牲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永續發展方式,來保護環境、發展經濟、達到社會正義。
針對生物多樣性快速的流失進而影響人類的永續,各國領袖在 1992年6月巴西召開的「地球高峰」會議中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截至2013年,締約方已達193個。這會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透過各國的努力,推動並落實公約的3大目標: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以及公平合理地分享利用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所產生的利益。期許各國能確實保育並永續使用生物多樣性,以滿足現今和後世對糧食、健康和其他的需求,以及維持基於倫理的經濟利益和人類生存。
以一個人口密度高、經濟活動旺盛、資源耗用量大的臺灣,這些狀態若無法顧及島上的生態與環境的承載量,勢必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因此,我國雖非「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但仍參照公約的精神,在2001年由行政院核定我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做為國內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的依據。
這方案的5大目標分別是:保育臺灣的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生物及其相關資源、公平合理地分享由生物資源所帶來的利益、提升大眾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及知識、透過區域與國際合作對生物多樣性保育做出貢獻。很明顯地,政府已有先見之明,開始著手於國內的生物多樣性維護工作,以確保後代子孫的永續未來。
臺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我們有能力、也有義務來保育臺灣的生物多樣性,以保障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及國家發展。同時,也對東亞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議題及維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以善盡地球村公民、國際社會一分子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