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政治(三):中緬油管戰略外的環境問題

103/07/03 瀏覽次數 6563
新聞報導

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所主導中緬油氣管道工程,自2013年10月全線貫通後,根據該公司在2013年4月初資料顯示,已從緬甸「皎漂經濟特區( Kyaukpyu)」近海的丹瑞(Shew)天然氣田,將天然氣跨國輸送超過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提供中國西南各省二十多個城市所需。此項起於2009年規劃、超過50億美元的油氣管計畫( Shew Gas Project),由中、緬、韓、印度共同開發投資,包括輸油管與天然氣管所共構的「雙管工程」,形同中緬雙方重要的經濟開發與戰略線。
 
中緬油氣管從緬甸西部海岸皎漂經濟特區為起點,經過若開邦( Rakhine State)、撣邦( Shan State)與中部緬甸接入中國雲南瑞麗為第一站,延伸至昆明,終點為廣西貴港,總長約2500公里的管線,號稱中國的「第三條戰略能源管道」,不僅可減少海運通過麻六甲海峽的國際風險,縮短時間與減少近1200公里的海路距離,並可強化與緬甸關係、牽制印度與南亞地區戰略布局。
 
過去四年施工期間,投資與建造單位宣稱,管線所經路線都盡量不破壞生態環境,也繞過了緬甸觀光勝地、一級國家保護區的波巴山(Mount Popa),但多個緬甸環保團體與非政府組織都表示質疑並反對興建。緬甸當地的「瑞區天然氣運動團體」(Shew Gas Movement)組織當中一位成員東啟( 譯音:Ton Kyi),接受自由亞洲電台( RFA)訪問時指出,天然氣管線在若開邦的施工,造成當地漁民生計受損,汙染範圍從河川到沿岸地區都有,也對土地帶來汙染,特別是工程廢棄物丟入河川中,嚴重影響民眾生活與農耕。
 
雖然也有報導認為,緬甸抗議民眾是因為沒有領到足額的土地補償金,或者獲得建設回饋項目,不過反對團體認為,油氣管線巨大的體積與延伸範圍,都已破壞原有自然景觀與地貌,且難以回復,緬甸添盛政府雖能對中方計畫興建密松水力發電廠一案擱置,卻未阻止中緬天然氣管線計畫,反而參與投資,坐收「過路費」,表示無法接受。
 
中國工程院院士童曉光曾在2013年6月對外表示,「建設中緬管線以破解麻六甲困境,是個人為的偽命題」,也不符成本效益,另有專家認一年2200萬噸的管線輸油量,根本是杯水車薪,而且管線更容易招致破壞,威脅更大。此外,中石油公司配合中緬油氣管線在雲南昆明郊區興建煉油廠的計畫,由於廠址預定位居城市的上風位置,因此在2013年5月引發大批群眾兩度上街抗議,認為煉油廠可能產生有毒的對二甲苯(PX)與對二甲苯酸(PTA),危害環境與七百萬民眾健康。開發與輸送能源以帶動經濟發展的單向思考,在中緬兩地都引起環境問題的疑慮,也考驗戰略需求為出發點的假設性策略。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自從經濟改革開放開始,為支應國內產業、經濟蓬勃發展,中國面臨龐大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內需的迅速增長,而在自產能源不足的情況下,仰賴能源進口成了中國的重要戰略選項。於此,如何確保進口能源的穩定供應,便成為中國必須正視的重要問題。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進口石油主要仰賴海運輸入,其中約有70%到80%的進口原油運送需經麻六甲海峽,若此一石油海上供應管道因戰事爆發或其他原因而被敵對勢力(如:透過麻六甲海峽掌控亞太地區的美國及與其友好的麻六甲海峽周邊國家)切斷、封鎖,或者受到恐怖組織的威脅所影響,幾乎將阻擋中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能源進口,迫使中國的經濟發展、交通網絡陷入停擺。中共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便曾以「麻六甲困境」一詞,道出中國過度依賴麻六甲海峽輸入能源的戰略風險與無能為力,以及應擴展油源輸入多元化、降低運輸風險的迫切需求。

 因此,中國官方積極尋求過度仰賴麻六甲海峽進口石油的替代方案。一方面,中國積極連繫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伊朗、土庫曼、亞塞拜然、以及緬甸等國,構築陸上油氣管線,增進油源輸入的多元管道。另一方面,中國透過擴張海權,發展「珍珠鏈」戰略,建設、串聯自身在南亞至東南亞地區沿線航道的軍事基地與可用港口,增加自己對於印度洋重要航線的主導權以及亞太事務的戰略地位,降低美國與周邊國家對於原油輸入航道的威脅與扼制,紓解中國面臨的麻六甲困境。

由此可見,中國因應石油供應困境的政策制定,不只是單純的能源供需穩定的問題,更是本身發展國家戰略與對外關係的重要考量。(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審校:楊昊|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