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國際先驅在台灣,用深海魚油為孕婦解憂

101/06/22 瀏覽次數 30748
憂鬱症是一種有各種不同症狀的異質性疾病,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的診斷標準,若經醫師評估有長達兩周以上的憂鬱情緒、失去興趣與快樂感、睡眠障礙、食欲改變、注意力或記憶力減低、活力減低或疲累、精神遲滯或激動、罪惡感或無用感意念、自殺意念等超過5種以上的症狀,便可診斷為憂鬱症。許多種病因會造成憂鬱症症狀,像內分泌失調、神經傳導功能失常、生活壓力大等,精神醫學界也針對不同病因提出了許多治療對策。

例如,用「深海魚油」治療孕婦憂鬱症便是新發展出來的憂鬱症療法,而提出這一創新療法的先驅之一,便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蘇冠賓主任。他認為富含「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 PUFAs)也就是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可以改善懷孕婦女n-3 PUFAs流失的問題,進而治療憂鬱症。蘇主任利用嚴謹的「雙盲臨床試驗」證實這個理論,領先國際成為第一個成功以「深海魚油治療懷孕憂鬱症」的研究團隊。
 
這種療法的學理基礎在於憂鬱症病因和體內的n-3 PUFAs缺乏有關。同時觀察到懷孕婦女身體有n-3 PUFAs濃度低下的現象,因為胎兒需要母體提供n-3 PUFAs幫助腦部神經發育;產後婦女體內的n-3 PUFAs也維持在低濃度狀態,而大量的n-3 PUFAs會轉移到母乳中,成為新生兒重要的營養成分。這些現象都讓蘇冠賓主任不禁猜想,也許可用n-3 PUFAs治療懷孕婦女的憂鬱症。

根據蘇主任的研究發現,給予憂鬱症孕婦魚油或安慰劑兩個月後,所有孕婦的憂鬱指數都有下降現象,但服用高濃度深海魚油的孕婦有更顯著的改善。這表示排除掉「安慰劑效應」影響後,可證明深海魚油對於憂鬱症懷孕婦女有顯著的療效。值得一提的是,使用魚油的副作用和安慰劑沒有顯著的差異,更支持了魚油的使用是一項有效而安全的療法。
 

 
魚油能有如此治療效果,蘇主任指出是因為n-3 PUFAs的主要成分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與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的關係。

它們分別是含有22個碳、20個碳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中DHA從第3個碳開始有6個雙鍵結構,EPA從第3個碳開始有5個雙鍵結構。也因為有「雙鍵」化學結構,DHA與EPA有很好的氧化活性,容易參與體內的生化反應,進而對人體產生影響。像DHA有穩定神經細胞膜的功能,EPA則和血管及免疫功能息息相關,兩者更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在蘇主任的研究中,孕婦接受每日2.2克的EPA及1.2克的DHA,這些作用共同影響了孕婦的憂鬱症狀。
 

 
這個研究也透露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藥物能改變人的認知與行為?」以孕婦憂鬱症治療為例,蘇主任認為是深海魚油影響了「大腦神經路徑重組的能力(又稱為「神經可塑性」)」,只要神經可塑性能力有所提升,便會影響大腦對事物的認知,進而改善憂鬱症症狀,而學界也有相關研究間接證實這種觀點。

由於藥物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因此對於憂鬱症孕婦的治療一直是臨床精神醫學的難題,但蘇主任的研究結果不僅證實n3-PUFAs對孕婦憂鬱症的療效,更提供了一項安全性極佳的治療方式。這個發現為精神醫學界帶來了新觀點,也為全球的憂鬱症婦女帶來新希望,讓受憂鬱症所苦的人們能用良好的身心狀態去孕育下一代。

深度閱讀
  1. Su, K.P., S.Y. Huang, T.H. Chiu, K.C. Huang, C.L. Huang, H.C. Chang, et al. (2008) Omega-3 fatty acids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uring pregnancy: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Clin. Psychiatry, 69(4), 644-651.
  2. Lin, P.Y., S.Y. Huang, and K.P. Su (2010)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68(2), 140-147.
  3. Su, K.P. (2009)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omega-3 fatty acids: How does fish oil acts as a "mind-body interface?." NeuroSignals, 17(2), 144-152.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