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一:新流感死亡率比季節性流感低?
在美國,每個冬天因季節性流感而死亡的人數,高達36,000人。而新流感出現以來已超過半年,全世界因而死亡的人數,到10月只有5,000人。這兩個數字實在相差太大,難免有些人誤以為新流感的死亡率比季節性流感低。
其實這兩個數字不能直接比較。原因之一是:季節性流感的死亡人數,是以流行病學方法推估出來的,就是以沒有流感時的死亡數據,與發生流感後的死亡數據比較。簡言之,流感發生後,死亡人口便會增加,其中以高齡人士最多,約占90%。因季節性流感而死亡的人,有一些是因流感或流感導致的肺部感染而過世。但是有一半以上,無法確定死因是直接由流感或流感導致的肺部感染造成。流感病毒可能以間接的方式傷害人命,例如促成心臟病、中風等。
目前公布的新流感死亡病例,每一個都經過病理檢驗,確定與新流感病毒直接有關。那些人的年齡分布與因季節性流感而死亡的人完全不同。季節性流感的死者90%是老人;新流感則以青壯年為主,59%是50歲以下的人,50~64歲的人占24%。可是新流感間接導致死亡的人數,官方並沒有統計,因為無法做可靠的統計。
學者推測,新流感比季節性流感還容易傳染。它與季節性流感最大的不同是,它能直接導致某些人死亡,特別是小孩與青壯年。因此,不妨把新流感當作兩種不同的疾病:對大多數人,它是無害的流感;對少數人,它是迅速的殺手。這些少數人以小孩與青壯年為主,他們的死亡對社會、經濟的衝擊比較大。因此世界各國的公衛專家不敢掉以輕心。
迷思二:只有身體虛弱的人才會得新流感?
專家估計,新流感的感染力是季節性流感的6倍。也就是說,世界人口有1∕3會感染新流感。若同時有許多人感染,診所、醫院可能負荷不了,這才是問題。醫療體系若是被一種疾病塞爆,其他的例行性公衛問題也可能引發災難。
根據病理學的觀察,新流感的重症病例往往是病毒深入肺臟導致的,因此有3種人更可能受害:
- 肺臟本來就有其他問題的人,例如氣喘、菸槍;
- 免疫系統受到壓制的人,如孕婦;
- 體內有長期慢性發炎現象的人,包括肥胖的人、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但是,已知的新流感重症患者中大部分沒有這些問題。
其他的研究還發現,某些人不容易得新流感,這與某些基因變異及過去的病史有關。例如從1977年起,就有一種H1N1病毒流行世界,是A型季節性流感病原之一。現在的A型季節性流感以H1N1及H3N2兩種病毒為主。
新流感病毒是H1N1病毒;季節性流感也有H1N1病毒。但是,牠們是兩種不同的病毒。感染季節性流感的H1N1病毒,產生的抗體不能對抗新流感的H1N1病毒。然而有些人由於身體裡有些基因與眾不同,對付季節性流感的抗體能對付新流感。很不幸,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篩檢這些幸運兒。
迷思三:新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相同,一定會發燒?
新流感的症狀有些與季節性流感不同,例如噁心、胃痛、拉肚子等。更重要的是,有一半病人沒有發燒。去年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以季節性流感的H1N1病毒做感染實驗,有一半的人沒有發燒。甚至新流感重症患者,都不一定會發燒。例如加拿大一家大學醫院的加護病房所收的病人,有1∕10沒有發燒。因此,發燒與否並不是可靠的鑑定指標。
新流感重症病人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嘴唇發紫等。但是許多病人因為沒有發燒,而沒有及時警覺自己得了新流感。
迷思四:只要守衛生,吃維他命、有機食物,就不會得新流感?
身體健康的人,若是輕症患者,症狀可能更輕微。戒菸、減重、停止酗酒等,都能降低成為重症患者的機率。但除了這些,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只要遵守衛生守則,吃有機食物、維他命,就不會得新流感」的說法。即使是「多喝水」這種從小聽慣的建議,根據最新的研究,也沒有找到支持的證據。戴口罩似乎也沒效。加拿大的護士戴N95口罩與戴紗布口罩的兩組,罹患流感的風險一樣。
不過,運動似乎是有證據支持的防身訣竅。科學家以小鼠做實驗,發現做過運動之後再感染流感病毒,能降低症狀的嚴重程度。但是,平常就運動的小鼠情況更好。
預防新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