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探究偷拍的暗礁:是「癮」也是「病」
102/12/23
瀏覽次數
20576
劉又瑄
|
國立東華大學
2013年8月間,媒體報導20歲的男大生拿著手機偷拍女子的裙底風光,最後法官依妨害秘密罪判處拘役30天。
同年11月初,一名男老師因為愛慕同校女老師,潛入其家中,將攝影機安裝在浴室偷拍,依無故侵入住宅及妨害秘密等罪嫌起訴。
為什麼偷拍有著令人著迷的吸引力,讓人們即使知道觸法,仍不顧一切,使得這類行為時有耳聞呢?若要深究這些原因,我們可以先從偷拍的定義說起。
心理學家:偷窺源自於好奇心
簡單來說,偷拍是未經過他人同意,就擅自竊錄他人的私生活,而以此方式取得影像的行為,都可能觸犯《刑法》「妨害秘密罪」。拍攝者對這些違法取得的影像,並不具有所有權,不得任意公開及使用。
「偷拍」的行為源自於「偷窺」的心態,因此即便《刑法》已有明確法條禁止,想要「偷窺」的欲望仍難以單靠法律約束禁止。
霍爾‧尼茲維奇(Hal Niedzviecki)在其2012年的著作中即表示,人們透過窺視他人的真實生活,獲得娛樂的快感,好奇心人皆有之,喜歡打探他人的秘密更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之一。
佛洛伊德則將偷窺癖視為一種病症,從小對性的好奇,一旦受到壓抑,成人後就會轉化成偷窺的慾望與動力。而由於個人心理層面問題所導致的偷窺癖患者,最初可能因為好奇心使然,而後漸漸上癮,無法戒斷。
社會心理學:偷窺是權力表現
若以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檢視偷窺,它則是一種權力的表現,人們會透過觀看獲取知識,讓對方的行為曝光在自己面前,讓觀看者感到擁有掌控對方的權力感。
此外,也因為偷窺者把不設防的他人當做窺視的對象,偷窺者與被偷窺者之間,無形中就會形成一種上與下的權力關係,偷窺者從中得到自我膨脹的滿足感,使偷窺成為一種特權,而被偷窺者則是受到侵犯的弱勢。
由此可之,偷窺不只是單純的好奇心,更衍生出一種滿足感與權力的掌控。
偷拍破壞了社會的連結與信任
偷拍者為了滿足自身的慾望,不但沒有顧及他人隱私,甚至為了尋求偷拍過程的刺激與快感,而逐漸上癮。被窺看者的隱私沒有受到尊重,反而受到他人的侵害與干擾,並要承擔個人的私密空間隨時可能曝露於公眾面前的風險,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不信任。
前述案例的男大生及老師,即使有法律規定,還是無法遏止他們進行偷拍,也許就是好奇心或欲望等心理因素使然,強化為實際行動,卻在行為時選擇忽略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個簡單的偷窺或偷拍動作,不但助長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破壞社會的連結感與緊密感,更可能讓自己觸犯「妨害秘密罪」,這樣的小小舉動,卻足以掀起大大的風暴。(本文由國科會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102年/12月)
責任編輯:
陳則秀|o’rip
審校:
張筵儀|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缺牙可能加深法令紋?拔牙後如何避免齒槽骨流失?補骨粉是必要的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