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音樂與科學:引言

104/02/03 瀏覽次數 3396
尼采這樣說‭:‬「沒有音樂,生命會是一種錯誤。」對於某些人來說,音樂可能沒什麼作用,不聽音樂,不喜歡音樂,日子還是過得好好的;但是在過去的歷史中,當音樂是人生的一部分,生老病死離不開它的時候,音樂的功能就不一樣了。

話說回來,假設在這嘈雜的環境中,周遭的噪音,如汽車喇叭聲、捷運車內的手機交談聲、或者是冷氣空調聲能夠被音樂取代,不管喜不喜歡音樂的人,心情一定會某種程度地放鬆或舒緩。在電影院裡欣賞電影時,劇情的喜怒哀樂若沒有音樂的襯托,效果會大大地打折扣,就是因為音樂的加入帶動了緊張、悲傷、激動的高潮。因此,不管會不會音樂、喜不喜歡音樂,只要生活在這環境中,音樂便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我們。

一般人對音樂的認知,都知道有旋律、節奏、音色或和弦等因素,人們可能不需要用語言溝通,透過音樂的演唱便能作感情的交流,因此說音樂是國際的語言,這句話也對也錯。錯的是,音樂是文化的一個面向,慢的樂曲讓人情緒舒緩,一定不會是激動熱烈的,這是心理學和生理學的問題;乾扁撕裂的聲音就不是音樂,就不好聽?這就不盡然了。

傳統的東方民族喜歡保持聲音的原生態,由於樂感文化的影響,音樂緊密地與現實的物質生活結合,在音色上崇尚自然,聲樂發生在本嗓上擴展,樂器也多具獨特的表現力,如嗩吶的尖銳,或者奏出噪音來表現悲憤,並要求音色的多樣性;西方則是去除自然性、特殊性,而呈現了音色的規整性與技術性、造型性;非洲則仍保持原生性與張力性等。所以說,音樂不見得是國際的語言。

音樂與噪音就在我們周遭,不管喜不喜歡,除非聽障,不然就得與它生活在一起,它是一種藝術、一種生活的娛樂,但是做為聲音的一種形式,當然它就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而這種科學不只是「聲學」,還牽涉到生理學、心理學,以及非常多跨學科的學問。本專題報導邀請了幾位跨領域的學者分別探討音樂的一般概念、中西樂器、古老樂器,以及與情緒反應的關係,希望對音樂的認知,可以從「文學上」的形容詞與科學上的「量化」物理現象做一對照與了解。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