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物聯網科技–以植物工廠為例

105/04/13 瀏覽次數 6644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隨著科技日異月新,從個人電腦尚未普及,須仰賴數據機撥接獲得網路,到人手一支手機並使用3G、4G行動網路快速上網,可見科技的進步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比爾·蓋茲在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及物品互聯。1998年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了當時被稱作EPC系統的物聯網構想。1999年,在物品編碼(RFID)技術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2005年11月17日,訊息世界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發行了《ITU網際網路報告2005:物聯網》,其中指出「物聯網」時代的來臨。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意指全球化的網路基礎建設,透過資料擷取以及通訊能力,連結實體物件與虛擬數據,進行各類控制、偵測、識別及服務,簡單來說,就是讓不具備聯網能力的物品或裝置具備聯網的能力。

「物聯網」這一名詞已出現20年,甚至早在2010年就納入中國的十二五規劃。然而,何以最近兩年才突然爆紅?主要有三個原因:(1)成本下降(2)位址足夠(3)大數據成熟。

物聯網的運作架構分為感測層、網路層與應用層。感測層包含末端被感測的物體、感測器、感測區域網路、閘道器這4項組成要素,網路層大多是TCP/IP網路或行動通訊網路,最後一層應用層則是企業因應不同的業務需求建置的應用系統。

物聯網早已經深入自然環境監控的應用當中,包含農業、環境汙染、自然災害如土石流等等,透過這些技術讓我們快速並且大範圍的監控自然環境。台灣長期遭受各種天災侵襲,防災技術向來屬於全球領先地位之一,近年來物聯網概念逐漸成熟,台灣的農業體系也開始導入相關技術,透過廣佈的感測網路與雲端平台,打造出更具智慧的農業生產系統,如植物工廠。「植物工廠」一詞開始於1985年筑波科學技術萬國博覽會上的植物工廠實證展示中,之所以稱為「工廠」是因為此農業生產模式可不受天候影響,能做到定期、定量、定品質的生產農作物特點,同時減少化學藥劑的用量並更有效的利用水資源及循環能源。近年來台灣企業特別是科技業紛紛投入植物工廠的營運,主要原因是看準植物工廠的設備建置的利潤,而非實質擔任科技農夫販售蔬果,台灣具有完整的LED產業供應鏈及自動環控系統技術。台灣儘管有良好的技術及發展空間,但因缺乏政府支持與補助,其建置與營運成本仍居高不下,導致食材售價無法與傳統農耕食材比較,為台灣植物工廠的發展最大挑戰。

質言之,物聯網的核心理念不是發明新的技術,而是將這些早已充斥在你我周遭的感測、網路與運算資源重新整合互聯,來創造新的應用型態。(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遇見無所不在的生活科學」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張尹貞
審校:張惠博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