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該是覺醒的時候了!–談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
102/01/17
瀏覽次數
130009
李遠哲
|
中央研究院院士/前院長
台灣人耗費的能量,是生存所需的60倍,若我們的發展方式,還是循歐美國家20世紀老路,地球資源根本不夠用;現在大家都該致力節約能源,各國合力研發新能源,否則地球將自取滅亡!人類在100多萬年前誕生,在人類歷史中,食衣住行幾乎都靠太陽;過去依靠太陽的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那時使用的能量或產生的廢棄物,對地球生態幾乎不造成影響,地球好像無窮大;但200多年前的工業革命,帶來巨變,科學家把化學能和熱能轉為機械能,驅動機械、取代動物和人類的體力勞動,不但生產力增加,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條件,也造成人口急遽增加。
工業革命帶來最根本的影響是,人類社會對能源需求愈來愈大,太陽給的不夠用,於是人類開始挖掘埋在地底幾億年留下來的化石燃料,生活就脫離了大自然和陽光,太陽變成討厭的東西。不論要解決能源或其他問題,都要學會從全人類的角度思考與行動,因為當今問題是全人類共同的問題;但人類現在還是以主權國家為單位在經濟競爭,所以「全球化只走了一半」,經濟、汙染走很快,政治方面國與國的界線還是很明顯,只是「半全球化」的世界。
能源(26)
廢棄物(12)
燃料(10)
推薦文章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廢棄蝦殼讓魚魚變漂亮——天然增豔劑新材料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