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還我青空–空氣汙染與健康

102/01/09 瀏覽次數 18866
2012年的倫敦奧運,開幕典禮展開歷史回顧,在工業革命高聳的煙囪、濃濃的黑煙裡,勞工辛苦打造的5個鋼鐵巨環緩緩升空。21世紀的英國倫敦,碧空如洗,觀眾可以仰望女王從高空跳傘進場。而4年前的北京奧運,嚴重的空氣汙染引發各界疑慮,為即時改善空氣品質,北京採取嚴厲的管制措施:在奧運期間全市機關車輛停駛50%、30萬輛黃標車禁止上路、首鋼總公司等21家重點汙染企業停產。

很難想像,在19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多雨多霧的倫敦曾經市區裡工廠林立,再加上人口密集,冬天家戶燒煤取暖,濃濃的煙塵蔚為煙霾(smog),不但使建築物受損,也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1873年冬天,倫敦嚴重的煙霾造成近千人死亡。英國的「公共衛生法」從1875年起增列對黑煙的管制,但是這些法令並未有效阻止具強大殺傷力的煙霾,在1880、1882、1891和1892年重現倫敦。曾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多次造訪倫敦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細心觀察煙霾與光影的變化,在泰晤士河畔寫生,留下許多隱隱浮現煙囪的畫作。

直到1952年冬天,嚴重的煙霾造成四千多人死亡,英國終於在1956年頒布「空氣清淨法」,並且在倫敦設立「無煙區」,禁止家戶與工廠燒煤,倫敦逐漸煙消塵散。連原本位於泰晤士河南畔的火力發電廠也遷往郊區,於1994年改建為泰德現代美術館。

類似倫敦的致命煙霾,因為嚴重空氣汙染而導致居民傷亡的事故,在二戰之後也發生在比利時的工業區和美國的鋼鐵小鎮,探討空氣汙染與健康的「現代瘴氣論」開始蓬勃發展。

美國經濟學家Arden Pope從1980年代起分析,猶他河谷一家鋼鐵廠周邊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與兒童呼吸道疾病住院以及每日死亡率的相關性,發現從1986 年到1987年鋼鐵廠罷工的13 個月期間,懸浮微粒濃度降低,周邊居民的死亡率也跟著下降。1993年哈佛大學的「六城研究」,則發現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相較於汙染最不嚴重的城市,居民的平均餘命相差兩年。

這幾篇探討空氣汙染與健康的環境流行病學研究報告,發表後經「健康效應機構」(Health Effect Institute, HEI)(註1)重複驗證,還是有相同的結果,才終於成為美國環保署管制空氣汙染的重要證據基礎。

空氣中懸浮微粒的濃度和「可見度」有高度相關。1967年由日本社會黨與共產黨共同推薦的經濟學家美濃部亮吉(1904-1984),以「東京的青空」為重要政見當選東京都知事(並且續任至1979年)。在空氣汙染最嚴重的1965年,東京都一年裡只有22天可以看到富士山,1970年代每年可見到富士山的天數約50天,在加強公害防治的半世紀後,2010年創下東京都富士山能見日116天的歷史新高。

近年來大臺北地區因為工廠外移,再加上捷運系統四通八達,空氣品質逐漸改善,幸福的市民常可遠眺環繞在台北盆地四周的重重青山。但是中南部地區,因為大型火力發電廠、石化工業、鋼鐵工業、各縣市林立的大小工廠與焚化爐,加上汽機車的大量增加,空氣品質日趨惡化,可見度也大幅下降,經常終日灰灰濛濛。

高雄地球公民基金會從2012年2月以「我要清新的空氣」為訴求,開始為期100天的「庶民拍攝計畫」。活動期間每天記錄高屏地區的空氣汙染指標(PSI),並且拍攝高雄的天空,難得遇到晴空萬里的好日子,臉書上就有許多朋友爭相分享按讚。活動結束後,地球公民基金會發現在100天中,高屏空品區只有23天空氣品質良好,不到北部的一半!

在環境運動的強力推動下,環保署已於2012年5月14日修正發布,把爭議多時的細懸浮微粒(PM2.5)納入空氣汙染法管制。我們也殷切期盼,臺灣青空再現,嘉義地區的居民能在朗朗的冬日,常看到陳澄波在1947年二二八前夕畫筆下美麗的「玉山積雪」!

註1:「健康效應機構」於1980年成立,是研究空氣汙染健康效應的獨立機構,經費有一半來自美國環保署,另外一半來自全球各大汽車產業,曾以經費支持250件來自美洲、歐洲及亞洲的研究計畫,發表超過200篇的研究成果。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