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機器人倫理學專題報導(一):無人機的警示

103/10/01 瀏覽次數 5429
 
目前許多國家正積極地開發各式各樣的殺戮機器人,包括:飛機、車輛、和自走武器等等,但完全不需要人類指揮的機器人,技術還沒有成熟到可以上戰場。雖然如此,在運作上類似全自動殺戮機器人的戰爭機器,已經廣泛被運用在戰場上,並且引發激烈的爭論。本文以引發許多爭議的無人機為例,討論它所帶來的問題,藉此讓我們進一步思考:萬一未來殺戮機器人真的上戰場,可能會引起哪些問題?

在英文中,無人機俗稱為drones,正式名稱則為「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s)。關於名稱問題,有論者認為,常用來稱呼各種機器的技術性詞彙,其實沒有表達出這些機器的真正意義,以及它們廣大的影響層面。如果拿「全自動化武器系統」與「殺戮機器人」這兩個名稱來比較,後者可能會引發我們的各種聯想,以及因此而來的厭惡感。而前者雖然貌似中性,只單純地描述機器的功能,卻淡化了這功能其實指的是殺戮和毀滅。這種感覺上的距離,正是問題的重點: 機器人的存在,常常讓我們以非直接的方式去感覺。遠距遙控的無人機的運作,正揭露出間接的感覺方式所引發的問題。

透過操作員在地面上遠距遙控,無人機已經廣泛被用來作戰,它們也是目前美、英各國正在發展的全自動化無人機的藍本。遠距互動技術,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傳達遠方的狀態給使用者知曉,我們很容易從廣泛使用的電話或是遠距視訊,瞭解遠距互動技術帶來的好處。不過,遠距活動通常只能傳遞極為有限的視覺和聽覺資訊,在此情況下,我們賴以溝通的其它感官經驗能力,在遠距活動中幾乎都派不上用場。如果兩人之間只是要單純地傳達特定訊息,遠距技術的問題或許不大。但是像演講、討論這類1對多,甚至多對多的場合,面對面互動仍有遠距技術所不可及之處。

遠距技術的限制,在戰場上產生了嚴重的後果。一般認為,無人機在所謂「反恐」戰爭的應用上,只會針對極少數特定的對象,而且造成的平民傷亡很少。但事實上,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無人機已經造成數千人死亡,其中有許多都是平民。其實,討論遠距技術,還不必說到傳遞的影像資訊不易精確判讀的問題;即使是搭乘在戰場上近距離盤旋的直升機,都已經不容易判斷現場的狀況了。1段維基解密流出的影片,清楚說明了這點:影片中,直升機上的武裝人員,將在地面上活動的記者的相機誤認為是武器,因此以機槍射殺了一群手無寸鐵的平民,接著還繼續攻擊1部出現在現場的廂型車。廂型車的駕,其實只是個要送小孩上學的父親。他恰好經過此地,想要協助運送傷者,卻枉死槍口下。

只是與地面有點距離的上空就已如此,而遠離戰場數千公里之遙,控制著無人機的操作者,又怎麼得知戰場上的精確情況呢?誠然,無人機的操作者,由於不需要面對戰場上隨時可能送命的恐怖氣氛,可能會減少誤傷平民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就如同上述的例子所示,自遠距傳送過來的畫面,不管解析度多高,還是有誤判的可能。況且,當無人機的操作者按下射擊鈕那一剎那,感覺到的不是血肉橫飛的震撼,而只是螢幕上的人物的姿態改變而已。遠距技術,是否會讓戰爭變成一場無關參與者痛癢的電腦遊戲?武裝人員可以藉此技術遠離戰場的危險,但這卻是以更多無辜平民的傷亡為代價。如果有一天,上戰場的是不太會有人關心其「死活」的殺戮機器人,那麼,殺戮會不會因為不影響戰爭參與者的感覺,而更肆無忌憚?這正是遠距遙控無人機的使用,所給予我們的警示。

責任編輯:楊谷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資料來源
  • 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計畫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