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穿戴裝置專題報導(一):從使用者體驗看,我們到底為何需要穿戴式設備?專訪資策會創新技術觀測組組長徐毓良(上)

105/01/22 瀏覽次數 2326
穿戴式科技被眾人視為大勢所趨的趨勢,然而若要落實至消費市場中普及到個體使用者身上,穿戴式產品會遇到哪些挑戰?本次穿戴式專題專訪到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FIND)的創新技術觀測組組長徐毓良,從穿戴式科技的歷史,談到生理監控類的穿戴科技的垂直專業深化與水平異業結合情況;更跨出運動和醫療的疆界,介紹了其他個人消費端的可行應用。
 
智慧穿戴的先祖們-網路時代之前和之後有和不同?
 
穿戴式裝置近兩年來風靡全球,其中又以運動手環為大宗,但其實類似概念的發展早已有一段歷史。在目前可考的歷史中,最早可追溯自六零年代,由 MIT 的教授 Edward Thorp 所開發的 Beat the Dealer,是一款能提高賭博勝率的穿戴式計算機,將計算裝置安置在手上,據實測結果能提高 44% 的勝率。自此以後,學術界便不斷有人開始探索相關技術,甚至包括今日熟知的偵測心跳和血壓等各種體感功能,只是當年許多裝置都停留在非常原始的 DEMO 形式。
 
將視野拉到產業界,自七零年代開始,Casio 等公司陸續推出了一些擁有簡單計算功能的手錶,然而礙於製造技術,外觀笨重又不美觀,因此只在小眾市場流行。有趣的是,在當時的科幻影視作品中,時常能見到人們對手錶型裝置的豐富想像,例如紅極一時的《摩登原始人》、《科學小飛俠》、《李麥克》等等,都曾出現用手錶通訊、變身或控制機械的劇情。可惜的是,現實中的產品礙於技術與環境,只能做到與 Casio 推出的手錶相似的程度。
 
2000 年以後,全球正式進入網路時代,微軟曾率先推出過一款智慧手錶,透過支付月費讓用戶訂閱資訊,但礙於網路環境尚未成熟且經驗不足,導致產品因為耗電、讀取速度慢、操作體驗不佳等理由失敗。接下來幾年市場雖然沉寂,但手錶廠商們仍在私底下不斷嘗試,過程中也推出了一些介面黑白、資訊傳輸不太精準的半成品。直到 2007 年 fitbit 問市,才颳起一陣以計步器為主的熱潮。
 
早期的 fitbit 並非今日的手環,而是掛在腰間的計步器,也沒有藍芽,只能透過專用軟體將運動數據傳到電腦上,直到 2009 年以後才轉成手環形式,並在 2011 年確立手環的天下,相關競爭對手也開始出現(例如 Jawbone)。而今日的穿戴市場能夠爆炸性成長,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感應器微型晶片化,學界過去的研究成果得以轉換成商業化的小型裝置;其二是高速無線網路與智慧手機產業的發達,讓人們能將數據隨身戴著走,並即時查看。
 
生理監控穿戴裝置,垂直專業深化和水平異業結合相輔相成
 
談到穿戴裝置,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生理監控,例如運動、呼吸、睡眠等功能。徐毓良針對相關產業提出了兩個方向,分別是垂直的專業深化和水平的跨域合作。
 
垂直的專業深化:一般的生理監控產品(例如 fitbit) ,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法被肯認為正式醫療體系的一環,一來是因為精確度不如正式醫療器材、二來是因為尚未有統一的認可標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測出的數據才是可採用的?),若要達成更高的精度測試,成本上升對於商業化發展又會再造成挑戰。
 
若要預防癲癇、過敏等疾病,目前生理監控產品還無法取代正規的醫療器材;然而如果用於其他「參考用途」,其實粗略的數據已經能大幅改變相關產業。
 
水平異業結合:以保險公司為例,過去只能透過年齡、職業、家庭建立保費演算模型,今日則可以透過免費發放智慧手環,針測保險人的睡眠品質、生理狀態等資訊,協助公司打造更有效率的評估模型。決定是否需要拒絕部分投保人、或是為某些良好投保人提供減免保費的優惠。
 
垂直與水平的相輔相成:去年德國隊靠著智慧球衣與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提高訓練品質,進一步得到世界冠軍,顯示出了生理數據在運動產業中無窮的潛力。運動科學家判讀數據後,可以深入了解球員的身體狀況,例如是否在硬撐體力、不良姿勢是否可以提早發現和預防、甚至進一步改良運動菜單,這些數據分析能夠改善過去只能仰賴教練經驗處理的問題。
 
不過,並不是所有球隊都需要世界級的技術,舉凡高中、地方球團,只要有一定水準的科技就能改善訓練現況。垂直深化後的技術經過功能簡化、介面優化,就能擴散到不同領域,徐毓良說:「就像當年電腦從原本的商用漸漸走入一般家庭一樣。」美國就有廠商透過大量購買運動 APP、收集海量數據、整合廣告與電子商務,推薦消費者適合的產品或提醒更換舊產品的時機。因為如果運算的數據越精確,推薦結果的準度也越高。(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智慧生活與前沿科技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
審校:陳妤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