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物種入侵恐怖攻擊事件–加拿大魁北克梣樹受吉丁蟲危害

104/04/14 瀏覽次數 7024
梣樹綠吉丁蟲(emerald ash borer, 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 1888)被列為全球入侵種,也是重要植物檢疫害蟲。梣樹綠吉丁蟲的英文名,emerald形容成蟲外觀翡翠色,ash則為其主要危害樹種梣樹(ash tree),borer有攢蠹之意,因其幼蟲會在樹幹中鑽食,危害樹木。大陸對此害蟲譯名為白蠟窄吉丁蟲,而台灣譯名光蠟瘦吉丁蟲為李奇峰等人於2014年命名,主因中國分佈之梣樹又稱白蠟樹,而台灣特有種梣樹又名光蠟樹[1]。

在美國及歐洲曾發生大規模木犀科(Oleaceae)梣屬(Fraxinus)樹木因其死亡的事件,而近年來,加拿大魁北克也深受威脅。第二作者在魁北克訪問研究期間,交通要道公告著此害蟲消息,地方報紙亦大篇幅刊相關的訊息,已可嗅出緊張的氛圍。在這一個案例中,梣樹綠吉丁蟲已經開始造成危害,如何面對用藥防治及人民反對用藥防治的兩難?

2014年9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南方的城市Beaconsfield,召開一場擠滿群眾的會議,大家都是前來關切一個棘手的議題-梣樹綠吉丁蟲對梣樹危害的應對之道[2]。梣樹對這個城市非常重要,據調查,11,000顆梣樹中有8,000顆是栽種在居民私人土地上,估計每棵梣樹都能為土地增加18%的價值。而在生態利益上,其蓊鬱的樹冠層更是覆蓋了該城市35%的面積。第二作者訪問幾家住戶後得知,有些是買房子時,就因為這些大樹漂亮而栽種,有些則是因為世居幾代都有此樹。如果用砍除來防治這個害蟲,或選擇不防治而讓老樹死掉,都非居民所樂見。

2002年首次在北美發現梣樹綠吉丁蟲危害梣樹的蹤跡,更在2012年造成該地區1億棵樹木死亡[3]。面對這樣來者不善的入侵勁敵,Beaconsfield城市為遏止梣樹綠吉丁蟲的侵害,除預計砍掉所有梣樹,種植其他樹木為下下策之外,政府官員鼓勵居民使用號稱不污染土地與水源的TreeAzin驅蟲劑。但是TreeAzin的藥效僅能維持一段時間,每兩年都需重新注射藥物一次,估計樹木半徑每公分都將花費掉5美元,這將會是不小的開銷。然而,有關當局認為,這是目前解決梣樹浩劫最好的方法。

TreeAzin不是用在治癒受感染的梣樹,而是作為事前預防的驅蟲劑[4],TreeAzin主要有效成份之印楝素(Azadirachtin)提煉自印度楝樹(neem)種子,不同於一般化學性殺蟲劑傷害昆蟲消化道或神經系統,TreeAzin影響昆蟲內分泌激素的作用機制,擾亂分泌量的調節、影響發育與羽化,進而達到殺害昆蟲的目的。其屬於第四代殺蟲劑,一般被認為不會產生抗藥性。而施打這款驅蟲劑是使用特殊的微注射技術,並非傳統噴灑方式,能減少波及其他物種的可能性。生產公司的技術員Jason Gasparetto表示,其對人體危害甚小,至少需要2公升劑量才可能傷害人體。然而,TreeAzin對於水生生物是會有毒性的,蜂群也可能因花粉或樹木汁液上殘存藥劑受到影響。身為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農業管理與技術計畫的學術顧問Serge Lussier認為,在梣樹的梣樹綠吉丁蟲害蟲管理上,此藥劑有施行的價值。然而,身為化學與材料科學家的Fred Ablenas質疑,TreeAzin會嚴重傷害鳴鳥及許多益蟲,如:蜜蜂、蝴蝶及蛾類等,且最終梣樹仍會死亡。因此他申明,還是使用不會受蟲害的樹種取代梣樹才是真正解決之道[5]。

台灣雖還未發現梣樹綠吉丁蟲危害森林,但是,隨全球貿易頻繁,可能由於檢疫上疏忽,遭到類似恐怖攻擊。加強檢疫及栽培本土樹種,也許能減少外來物種入侵的機會。
 
城市環境與居民健康

梣樹綠吉丁蟲不僅對樹木造成傷害,也間接影響人類身體健康,這是可信的嗎?雖然Donovan等人於2013年研究發現,受此吉丁蟲嚴重感染的區域,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顯著上升,然兩者間並沒有直接證據證實樹木的銳減與健康的關聯[6]。一則報導解釋,從樹木改善空氣品質、舒緩壓力、調節溫度等益處將佐證此結果,也提醒大眾,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百變昆蟲族」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正澤
審校:楊正澤

知識格子鋪

梣樹綠吉丁蟲屬於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蟲科(Buprestidae),主要為害木犀科梣屬樹木。梣樹綠吉丁蟲原生於東亞地區,幼蟲在樹木的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淺層取食,蛀食過的坑道填滿蟲糞與咬碎的木屑,成蟲在樹幹開出D型洞口飛出,此時樹木早已被嚴重蛀蝕,造成樹木落葉或枯死,已被列為全球入侵種之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