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行動智慧網路裝置的大躍進(二):行動健康裝置–智慧型手機與健康管理的未來發展

105/11/15 瀏覽次數 1693
有些疾病與傷害是無法立刻處理好的,需要長期的治療以及復健,例如許多的慢性病和肢體障礙等。Dicianno等人在2015年3月的Physical Therapy期刊中指出,在漫長治療的過程中,若能有一套持續追蹤且幫助醫療體系與病人更了解病情的系統,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智慧型行動裝置來協助提升醫療與復健系統的效果,像是使用者的健康、滿意度、以及康復的品質,以及探討現有的技術將如何帶動未來的「行動健康裝置」(mHealth)的開發。

行動健康裝置(mHealth)是一種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設備,透過安裝與使用應用程式(APPs)來促進公共健康或個人醫療行為的科技。Boulos等人(2011)於Biomed Eng Online期刊的研究顯示有超過80%的美國人擁有手機,超過40%擁有的是智慧型手機。然而,在未來10年內,預期將會超過80%。另外,以美國來說,美國人罹患慢性病的數量一直在持續增加中。Zellweger等人(2014)在BMC Public Health期刊中預測,在2020年,美國將有近一半的人口,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長期治療慢性病帶來大量的醫療成本,醫療結果常常不如預期,隨著慢性病的普及而這類狀況也跟著持續增加。現在是數位時代,加上智慧型設備的普遍,所以有了改善這些問題的機會。
 
根據統計,在2010年時,有5,820個手機應用程式是和健康相關,到了2013年,數量已經超過17,000個。有31%的傳統手機使用者和52%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使用手機來獲取相關醫療的資訊。其中,有19%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曾經下載特別針對管理自身健康的應用程式。針對身體健康所開發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非常的廣範,根據功能可約略分成幾種:
 
1.以追蹤生活方式為主的應用程式: 功能是幫助使用者持續追蹤自己的運動量以及每日飲食,有助於減重或是正在執行運動計畫的使用者。不論是否患有慢性病,都適合安裝這類程式。

2.以疾病狀況主的應用程式: 幫助病患解決部分醫療的問題以及控制自身的慢性病,透過一開始的設定,幫助使用者控管或治療。但是,這個系統並沒有直接與醫護人員對談。所以,需要經由醫師或專業人員指示後才能使用。

3.其他:臨床醫療、疾病管理系統、傳統遠程健康系統及行動健康教練等。
 
透過行動健康裝置來進行復健的特點在,病患可以使用系統來追蹤像是飲食以及運動量等資訊,或是直接從系統得到運動的教學影片和其他有益健康的資訊。再者,有些系統可透過雙向溝通的功能,增加病患與醫生之間的交談時間,也增加患者了解自身治療計畫的機會。
 
在慢性病盛行的國家,行動健康裝置已被視為一項低成本、高附加價值的設備。但是,如果要使這項設備發揮全部的潛力,就必須開放更多個人的資料和電子健康資料。現況卻是只有少數幾個系統,交換著極少量的數據。若專業人員願意釋放出資訊,才能讓系統得以更詳細,才能幫助這項設備更進步的發展。Khatun等人(2014)也在PLoS ONE期刊中表示,做好完善的監控管理,才能確保這項服務的品質。有這些專業技術的支持,才更能夠幫助患者在使用上得到更好的復健效果。
 
行動健康裝置開啟了患者接受醫療的另一個管道,在普遍狀況下,患者都很滿意參與這項“自我治療方案”的結果。伴隨著這項科技的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新的研究來證明它的重要性以及對病人帶來的影響。
 
備註
感謝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I, MOST 104-2515-S-214-001」。
 
責任編輯:陳思維
審校: 王英基,黃耿祥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