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慈父母難為–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的心理歷程

104/02/05 瀏覽次數 9893
家中有精神病人的弱勢家庭,經常遭逢生活處境上大大小小的壓力與挫折,又容易面臨精神病人的病情變化及適應上的困難,甚者,出現精神病人對家屬的家庭暴力。隨著社會的進步,有許多法令規章為因應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修訂,「家庭暴力防治法」就是其中的一項。在家庭系統中,精神病人和其父母關係是最強、最持久的親密連結,因此,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精神病人和其父母易產生情感糾結、甚至常有衝突的情況發生。

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並不危險,他們雖然生病了,但是只要定時治療和服藥,也可以過著正常的生活。但研究也指出:精神病人的精神症狀和攻擊行為經常是家屬最切身的痛,病人攻擊的對象,常常主要以父母為主,在照護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兒女的過程中,父母擔心害怕遭受其患有精神疾病的子女的攻擊是其主要的壓力來源,故這些受暴父母所承受的壓力負荷是亟需要精神專業人員的關懷與幫助。

引起病人攻擊家屬的原因包括:病人處於非常激動的狀態下,家屬仍企圖強制限制其行動;病人出現其他精神症狀時,病人與家屬因溝通不良而引發衝突;有時病人也會藉由攻擊暴力來發洩個人情緒,以導致和家屬產生衝突。對於一個精神疾病患者的父母來說,他們通常嘗試了很多方法以及管道來幫助自己已罹患精神疾病的兒女,但是得到的支持力量卻是很有限。主要原因為社會大眾對精神病人的誤解和異樣眼光,經常讓家屬用低調的態度來面對病人的病情處理,以減少社區鄰居對精神病患之負向關注。因此,家屬很容易將事件的受傷責任歸咎於己,選擇沈默。

當精神病人的病情與症狀、精神病人的不規則門診和沒有按時服藥的這些情況發生時,家屬除了感到孤立無助外,面對精神病人的抗拒、敵意、害怕再次發病、出現攻擊行為的心路歷程上,讓父母備感艱辛,因為「身體上的傷是小事,心理的難過更令人傷心。」

其實多數的病人[兒/女]亟需要父母的支持與了解,心裡都希望著父母以肯定、和緩、關懷的溫暖對話來增加親子間的溝通。只是,病人因病情的影響會有比較明顯的自我傾向,較不易感受到父母的肯定感,以及自覺遭受父母誤解,故在父母產生不明事理的責罵時易導致情緒變得難以控制。研究發現,在暴力發生後,病人可能會錯誤的解讀來自父母的叮嚀與關心,將其誤認為是囉嗦或嘮叨等情形。因此這惡性循環的結果,更持續助長其慣性暴力行為,致使病人與父母在暴力發生後對雙方互動與關係深陷惡性循環的漩渦之中。研究也指出,其實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能穩定病人的病情和症狀,並引導病人運用其他正向的、可讓人理解的、不傷害人的方式來溝通,以達到病人最需要的照護需求。

對於從事精神科專業人員而言,每當聽到精神疾病家屬在分享其照護歷程時,總是會產生同理心,也許這些家中有精神病人的父母未來的路還是會很辛苦,但透過精神照護系統的幫助,能協助徬徨、擔心、焦慮的家屬繼續勇敢的走下去。因此精神疾病患者家屬應尋求專業協助並透過相關治療來降低暴力再發生的可能性,以便幫助受暴父母獲得安全的生活。(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 103-2515-S-214-002」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夙穎       
審校:蔡夙穎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