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護理資訊系統(NIS)改善醫療品質

103/07/08 瀏覽次數 12821
護理人員的學習訓練可以運用各式模擬的情境及電子紀錄進行。(圖片來源:作者)護理人員的學習訓練可以運用各式模擬的情境及電子紀錄進行。(圖片來源:作者)
 
醫療資訊科技高度進步,護理資訊數位化已是現今的趨勢。結合了e化設備的護理醫療環境,能為民眾帶來更好的醫療品質。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校長謝楠楨表示,護理e化將資訊科技應用在醫療護理軟體上,例如「護理資訊系統」(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NIS)此種數位平台,提供護理人員對病患進行照護服務時,即時精準地取得各項照顧病人的相關資訊,並加以應用,其範圍涵蓋門診、急診室、一般病房、手術室甚至是洗腎室特殊醫療環境等場所。
 
透過NIS,護理人員不必要重複書寫,可提高工作效率並降低錯誤率。除了針對病患的護理工作之外,包括藥材物料處理、醫療設備管理、護理品質指標等,也都會使用到該系統。
 
護理e化的主要應用包含:生理監測、護理計畫、護理評估、人力配置排班,乃至於病人給藥的辨識。謝楠楨說,從提供病患生理監測的相關資訊、術後長期護理照顧的計劃安排、照護決策過程等臨床方面,到護理人員的排班配置、病人的安全通報等行政方面,都可藉由e化的護理設備系統來完成。
 
謝楠楨又指出,行動護理車的發明,讓護理人員在臨床上能夠提供更連續、完整的醫療服務,護理人員會直接使用車上電腦,透過無線網路登入系統,接著用無線掃描器掃描病人配戴的手圈條碼進行身份辨識,再掃描藥物條碼,確認藥品的供給無誤;護理人員身上也可攜帶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不但讓換班的業務交接能更快速、也讓病患能更迅速和正確地得到各項照護。
 
由於護理人員要照顧的病人數量多、病人的病狀又不盡相同,護理人員的配置,一直是維持護理醫療品質的重要因素。謝楠楨表示,由於資訊化的病理資料查詢快速、儲存有系統規則,護理e化能夠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提升護理醫療的品質。
 
他說,台灣雖然地理面積上比較小,民眾大部份能快速獲得醫療診治,但醫療長期照護資源有限,而且民眾偏好術後回家休養的傳統觀念,讓多數病患在第一線的醫療診斷、手術後,較缺乏後續較完善的長期照護,因此在長期照護的機構管理上,需要有更好的管理暨制定相關政策的協助,讓民眾能夠信任;或者是積極發展能用資訊科技協助之居家照護,讓民眾在家中也能運用電子數位產品來定期追蹤、了解照護和身體康復的情況。
 
謝楠楨指出,當這些相關的護理資訊數位化後,能夠落實衛生教育的宣導,讓「以病人為中心」的出發點得以推廣,病患與其家屬可以自行透過網際網路,或其他行動平台,來獲取與自身健康有關的資訊,落實看診後長期照護的部分,使病狀能得到更好的照護方式,加速復原的效率。(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世新大學廣電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