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中,失明與失聰的人剩下的官覺往往比較靈敏;盲人的聽覺異於常人,聾人的視覺也特別好。這正應了西洋一句老話:要是神關上一扇門,必定會開一面窗。科學家在大腦皮層上也發現了這一功能升級的解剖學基礎,例如失聰者大腦皮質上的聽覺區會對視覺訊號產生反應。也就是說,視覺中樞擴張了地盤,侵入本來是聽覺中樞的領域。但是,被徵用的大腦皮質區(如聽覺區)與異於常人的官覺靈敏度(如視覺)有什麼關係,一直都沒有扎實的實驗證據。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龍柏(Stephen G Lomber)以出生前就失聰的貓做實驗,發現牠們並不是在所有的視覺測驗中都占優勢。只有在偵測位於視野邊緣的物件,以及行動緩慢的物體這兩種測驗中,牠們才顯得卓爾不群。
然後,龍柏再以一個精巧的實驗,尋找與那兩種功能有關的大腦皮質區域。他以直徑3毫米的冷凍探針,使皮質上特定位置的神經元暫時麻痺、失能,再觀察貓兒的表現。結果龍柏發現,聽覺區有兩個地點分別與貓兒的視覺特異功能有關,而那兩個地點原先的聽覺功能,與後來獲得的視覺功能有關。例如原先涉及判斷發聲地點的區域,用來偵測位於視野邊緣的物件。
換言之,「無用的」聽覺區即使遭到徵用,處理視覺訊號,也不等於一張可以任憑塗抹的白紙。看來大腦皮質聽覺區處理訊息的硬體架構,可能是基因組的發育程式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