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與糧食(二):迎戰糧食危機 未來因應對策掀起多元討論

102/08/02 瀏覽次數 17499
新聞報導

全球糧食危機憂慮再起,臺灣作為高度依賴糧食進口國家,危機意識興起,也引起因應解決之道的討論,過去農業單位開始研議海外糧倉的可行性,產、官、學界也針對植物工廠和基改作物等因應作為提出更深入和多元的討論。

全球糧價不斷上漲,許多國家拓展「海外糧倉」,國內農業界也有倡議聲浪,馬英九總統亦曾在2010年5月舉辦的「全國糧食安全會議」閉幕典禮中,公開宣示要研議海外開闢糧倉的可行性,包括種植6大進口糧食作物,包括黃豆、小麥、玉米等。

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也投書媒體建議,開闢海外糧倉,不宜由政府主導,但政府應以全球布局及開闢海外糧倉的觀點,輔導獎勵籌設民間成立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農產公司,種植糧食及優勢農產品。

然而,在看好「海外糧倉」的潮流中,韓國大宇物流公司2008年曾在馬達加斯加拓展農場,原本取得130萬公頃可耕地的使用權,相當於馬國可耕地總面積的一半,租期為99年,這是近年來發展海外農業中最大規模的一起,不僅引起國際矚目,最後也捲入馬達加斯加內戰,整筆交易才告吹。此事件引發國際農運人士的反彈,甚至嚴詞抨擊為「圈地種糧」、「新殖民主義」。

「境外買地或生產是錯誤的解決方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批評說,全球性糧食危機是因為農業自由貿易宰制所產生,根源是石油危機帶來的衝擊。如果油價過度上漲,不斷增加境外運輸成本,也帶動糧價上漲,就算海外生產一堆糧食,當地搶著要,恐怕也運不回來。

她更質疑此舉欠缺公平正義的精神,過去的海外農業投資已經影響許多國家的小農生存,透過國際財團的圈地,驅逐當地的農人,解決了自己國家的糧食問題,卻製造別人國家的社會問題,「我們不需要境外生產,台灣又不是無法生產糧食。」

此外,國內農業學界和企業正推動一場農業生產的變革:「植物工廠」。透過自動化控制的人工環境生產萵苣、蘭花種苗等高經濟作物,未來也希望能解決糧食問題,不僅學界積極投入研發,包括太平洋建設、鴻海、金仁寶、光寶和億光等企業集團,不約而同加入行列,被視為未來的明星綠色產業。

植物工廠的美夢,雖然可以解決極地環境生產食物的問題,但應用在台灣現況,不少學者憂心,昂貴的科技設備只有財團可以競逐,小農無法從中獲益,無法提升整體農業,最終無法解決糧食生產的困境。

農業學者王俊豪曾經參觀過日本北海道植物工廠,他說,發展植物工廠需要審慎,除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考慮對小農的衝擊。如果植物工廠發展超過了傳統自然農業,資本家控制了糧食生產與分配管道,小農恐怕就難以生存,農地也會淪為炒作的商品,台灣農業的困境就會雪上加霜。

除了植物工廠的議題,基改作物也是當前發展農業科技的重大爭議。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增加糧食產量的基改作物,因為糧食產量是多組基因所調控,難以透過基改工程控制,頂多是減少蟲害,但提倡基改作物的論述陷入化約主義,只有宣傳單方面的好處,卻忽略對環境的重大衝擊,包括製造了超級害蟲和雜草等生態問題。

迎戰糧食危機是刻不容緩,然而,如何發展永續農業,避免破壞環境和危及小農生存,才是長久之計。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植物工廠是指「在完全人工環境下的全年無休的植物生產系統」。工廠生產要符合兩大前提:一是要能去除靠天吃飯的因素,可以不管寒暑、風雨無阻的生產;二是要能預先明確的決定好生產流程,也就是環境條件在完全人工監控下,可定時定量生產一定品質的產品。系統約可分3個架構:水耕養液系統(肥料濃度、酸鹼度、溶氧度等)、人工光源系統(光量、光周期等)與環境調控系統(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依使用光源不同可分成「太陽光利用型」、「完全控制型」和綜合型。

太陽光利用型是水耕栽培與溫室的延伸,必須用噴霧或風機濕簾法來降溫。完全型是凡對植物生長有影響的環境條件都以人工控制,根據是否進行光合作用又分兩類:依賴人工光源,栽種波菜和萵苣等葉菜類,或蝴蝶蘭等花卉;不需要光源的則栽植菇類、豆芽菜等。工廠建造成本與能源成本均高,因此需要考慮立體化栽培,單位面積、單位時間高淨利的作物,須符合(1)所占面積與高度均小;(2)需光亮小;(3)栽培期短;(4)可銷售部分占整株較大比例;(5)需要人工維護時間少;(6)可用水耕栽培;(7)高淨收益等。另外工廠與外界隔絕,所用之培養液也用紫外線殺菌,因此植物比較不受病蟲害感染,可以無農藥生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基改作物則是指科學家利用生物基因工程科技、改變原物種的基因序列,將遺傳物質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以此改變植物性狀。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基改技術普遍被運用來增加農作物的抗害蟲和耐除草劑的基因。

然而有研究者質疑,基改作物透過花粉傳授與野草持續接觸後,恐演化出具抗除草劑能力的超級雜草;此外,基改技術將殺蟲劑的效果直接轉移到植物本身,促使作物害蟲接觸殺蟲劑的劑量與機會大量增加,也會加快病蟲演化,假以時日恐產生超級害蟲。(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