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潛進歷史–水下考古:將軍一號的故事

100/02/09 瀏覽次數 31996
楔子

1995 年,澎湖居民黃加進先生在望安將軍海域發現疑似水下沉船和古文物。陳報教育部後,歷史博物館啟動「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研究計畫」,首次由政府主導展開專業性的水下考古發掘和水下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發現後把沉船命名為「將軍一號」,並逐漸回復船的樣貌,喚起失去已久的記憶。

由於過去國內沒有水下考古先例,因此「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研究計畫」以 4 年(1995~1998 年)分為「初勘」、「實勘」和「試掘」3 個階段完成。最後因考量出水可能破壞船體結構而決定就地保存,僅就出水具研究價值的古物,還原船存在的當時歷史文化資訊。

水下考古是一個整合性領域工作,牽涉到的專業除考古學外,還包括海洋學、水下技術、保存科學等。歷史博物館在沉船搜尋以及水下專業技術上,和中華民國海下技術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團隊合作,進行海面偵測、水下勘查和水下試掘工程,以及建立水下考古資訊系統等工作。佈探方採集的出水文物標本則由歷史博物館人員進行分類、整理、描圖、研究、船體分析描圖等工作,並由澎湖縣文化局進行文物維護、登錄與分類。

經 3 次以海洋科技和水下考古結合的調查研究,還原船是清代中期以福州杉木所建的平底船,長約23~25 公尺,寬約 8~9 公尺,船身方位呈 140/320 度,吃水量約 350 公噸。在出水的 284 件古物中,有陶器、瓷器、木器、金屬器、錢幣和麻繩、木炭、竹片等類。其中大量覆滿的紅胎版瓦及紅磚來自福建民窯,是澎湖當地的房屋建材。而當中 1 枚清代「乾隆通寶」,確定了船的生存年代。

初勘階段

一開始,1995 年「初勘階段」的目的是搜尋船沉沒的位置,並進行佈方記錄和採集文物標本,就出水後的文物標本進行清洗、保存、研究和鑑定工作。

在搜尋沉船位置時,由黃加進先生指引及海面偵測輔助進行。海面偵測是藉安裝在工作船上或拖曳在海上的高精密聲學量測設備,進行水下海床表面地形、地貌、地層剖面等探測。

海床地貌調查以側掃聲納進行帶狀式聲波回散射訊號成像探測,對水下目標物的搜尋,如遙測一般具有「博景覽要」的優點,可迅速和準確地在大範圍下確定水下目標物。側掃聲納結合即時動態全球定位和導航系統,可使目標物的定位誤差降低至小於 2 公尺,大大改善由潛水人員如大海撈針般搜尋目標物的效率,且高精度目標物定位也讓在海上的目標物鑑定工作更具再現性。除海底地貌調查外,也藉由海底地形的調查建立水下環境樣貌,提供後續試掘工程評估。

為探尋可能沉埋在海底下沉船的底部範圍,使用高解析海底剖面探測系統,以低頻率聲波穿透地層,利用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產生的聲波阻抗反射係數推估沉船可能的掩埋深度。先由海面偵測判釋沉船狀態,再經潛水人員以目視或摸觸確認、驗證是否是正確的目標沉船。

最後,工作團隊在望安潭門港外南方大塭礁岩旁水深 18 公尺處發現出事地點。但是因受到百年來澎湖附近惡劣的潮流、海象環境和海水、生物腐蝕的影響,船體結構幾近破壞、瓦解殆盡,在海床上僅剩以壓艙瓦片、紅磚和陶甕並長滿壺藤和海底生物的兩堆(5.15 公尺 × 6 公尺和 4 公尺 × 3.5 公尺)看似岩礁體呈現。潛水人員小心翼翼地以浮球重新標定位置,並在考古人員嚴密指導和監督攝影下記錄現狀,利用繩索於海下布設 150 公尺 × 80 公尺探方區域,以 5 公尺 × 5 公尺為一探方進行布設和樣品採集工作。

由於現場暗礁林立,在漲退潮間,時而出現時而隱沒,因此受地形影響流況湍急,海下作業相當困難且具挑戰性,團隊則以大型工作母船在附近配合支援。工作母船除配備一般潛水作業機具外,為了水下考古作業需求,也配備水下電訊監視設備、潛水深降吊籃、空氣揚升器等。在潛水人員完成佈方後起出文物 82 件,以陶罐、甕和缽為主,並發現白瓷器和青花瓷片,推測是清代中期文物。當東北季風開始颳起時,團隊結束第一年的初勘階段工作。

實勘階段

因「初勘」階段並未發現船體,1996 年「實勘」階段再進行水下勘查和試掘,以確定是否還有船底結構,以及船艙底是否有其他文物,並搜尋附近海域是否有其他沉船。這次依前次位置重新以 50 公尺 × 40 公尺佈探方,重點探方以 2.5 公尺 × 2.5 公尺布設,並由母船使用揚升設備向海床下深掘清除泥沙。經水下試掘,首次發現船的舷板殘木,證實它是一艘清代中期載運建材和陶器貨物的木質沉船,這也是臺澎海域第一艘正式官方考古挖掘的沉船,命名為「將軍一號」。

這次「實勘」共採集出水文物 110 件,包括橄欖核、杉木、紙張、木炭、磚瓦片、紅黑陶缽、陶罐、青花碗、青花瓷殘片等。出水船板標本已軟化,因此儘量保留在現場原遺址中。當東北季風再度颳起時,團隊不得已又放下試掘工作,等待下一階段的開始。

試掘階段

1998 年「試掘」階段的目的是進一步探求船身龍骨,以了解船體形式大小,並更深入船頭和船艉探查,試掘船艙文物;進行大塭附近 1.5 公里半徑範圍海面測勘,尋求其他沉船遺址;建立「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研究計畫」電子化資訊系統,以完整記載發掘計畫原委,並提供資料查詢。

本次試掘依據實勘所推測的可能掩埋位置、大小、方位,以揚升方式依序進行目標試掘。終在深掘達 1.8 公尺下逐漸出現船體各部位,包括疑似船龍骨的首艉端、龍骨和船舷肋交界、大小堆古物和龍骨交界等,方得以更清楚地呈現船體結構。在探方 H162 及 F173 下試掘,出水物品包括銅燈、碗、酒罐、焦木炭、陶罐、果核、錢幣等,分析是船上生活活動的船艙部位。而在 H164-G163 區域,發現大量磚瓦堆積物,則是主要貨艙部位。

據考古專家研判,船體外貌相似於清代初年往返日本載運生絲、鹿皮、砂糖的貿易船。也由於身陷泥沙之故,才得以保留船體結構大致完整,但也因沉沒入水中已久,木質部分已軟化,組織纖維嚴重蓬鬆,出水難保持原有狀態,所以讓沉船仍保留在原址。

在試掘階段,除具研究價值的古物外,儘量減少古文物的出水和搬移,共起出文物 92 件。已有前兩年水下考古經驗,本次試掘共進行 247 次潛水作業,作業時間達 27,541 分鐘,成果也遠超過實勘階段試掘成果。

其他古沉船發掘

另在實勘與試掘階段,在附近海域約 6 平方公里內對其他沉船目標進行搜尋,共發現 28 處可疑目標物。經查證,除將軍一號外,另包括二艘鐵殼船和一個船型礁石,尚有二十幾處可疑目標有待查證。

為宣導水下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傳承我國首次進行的國家型水下考古工作經驗,並保留計畫執行期間的過程和文物的建檔,繼續考古研究,歷史博物館建置了「澎湖海域古沉船資訊系統」網頁,介紹計畫源起、水下考古技術、古沉船發掘過程,以及對未來考古技術的展望等。水下考古技術以海面偵測和海下探查挖掘的技術、設備及作業流程說明;古沉船發掘過程,則除了對將軍一號的發現位置、初勘、實勘、挖掘和沉船事蹟研究,以及出水文物項目做說明外,也展示出水古物照片供查詢。

自古,澎湖就是中國來往南洋貿易的重要航線轉驛站。受到澎湖海洋型氣候以及暗礁林立地形的影響,海況險惡,常有船難事件發生。

澎湖海風依然吹著,礁岩間激起浪花,來往的大小船舶依舊向前航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