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雲端科技(六):「健康雲」的願景與挑戰

102/03/19 瀏覽次數 12481
行政院發展雲端運算,規畫投入70億台幣發展10個「有感雲」。政務委員張善政舉「健康雲」為例:透過建置電子病歷交換機制,民眾自102年開始前往A醫院就醫,即可透過雲端取得自己原先B醫院的病歷,不必換1家醫院就得從X光等各項檢驗重新做起。

行政院大力推動各產業應用雲端運算技術,除建立電子病歷交換機制,讓民眾可跨院取得自己病歷外,也計畫打造「全民健康雲」,利用微軟混合雲平台,整合健康、醫療、保險等相關機構所持有的個人健康履歷,包括:施打疫苗、健康檢查、就醫診療、門診用藥記錄、醫療保險等資訊,從最基層衛生所、診所到各層級醫院,都能納入個人化健康履歷涵蓋範圍。未來民眾只要於入口網站登入個人帳號,透過任何行動裝置,可在個人隱私權受高度安全保護的雲端平台,隨時隨地存取、管理和分享個人健康履歷資訊。這朵健康雲看起來似乎能幫助個人促進健康,但對醫病關係、醫療環境、健保制度會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從紐約時報利用「亞馬遜」(Amazon)公司雲端運算服務、快速廉價地處理幾十年舊報紙轉檔的例子可知:雲端技術能幫助我們用相對經濟的花費處理大量的資訊,因此在醫療領域中,如:醫院、診所及其他類型的醫療機構,既然擁有大量過去及現在病人的醫療紀錄,那麼利用雲端技術儲存、處理、利用這些資訊,理論上應也可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在紐約時報的例子中,大量資訊快速轉檔後帶來的好處是促進資訊流通,我們不必到圖書館翻閱陳年舊報就可查到資訊,滿足我們接近、使用、知悉資訊的需求。但個人醫療資訊是否像新聞資料般,有讓我們方便地取得、使用、知悉的需求?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先想一想:你希望你的病歷如何被對待、處理?

目前我們在醫療院所裡看診、住院、接受醫療照護所留下之各式各樣紀錄、影像、報告,都會以紙本、實體方式保存,統稱為病歷。病歷裡所蘊含的資訊與個人健康息息相關,對於這樣重要的個人資訊,我們應會期待個人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例如:病歷雖由醫師或醫療機構保存,但我們應擁有查閱自己病歷、請求複本的權利,好讓我們有機會瞭解自己接受何種診治、健康狀況如何及決定是否尋求其他協助。另一方面,病歷中所蘊含的資訊,往往是隱密性、秘密性需求非常高的資訊,原則上應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病歷像報紙一般在外流通,或被不相干的人查閱,理由無它,因我們對各種疾病都或多或少存有一些偏見,保持這些資訊的秘密性對個人自主發展具有重要性。近來癌童中途之家被附近居民抵制、失智症病人遭歧視、愛滋病人遭排斥等事件就是顯著的例子。因此,基本上我們也會希望自己的病歷被好好地保護,避免非必要性的使用與揭露。而醫療專業人員仰賴病歷以提供我們適當的健康照護,此種為了診療目的而取得病歷者都有取得病歷之正當理由,並非不當揭露使用,但我們不會希望自己的病歷被其他沒有正當理由的人查閱。

由此可知,我們一方面希望對自己的病歷有接近、使用、取得的權利,卻同時又需求自己的病歷盡量保持秘密性,僅在必要時被一定範圍的人取得、知悉,這正是我們對重要個人資訊有自主控制及隱私需求的體現,也正是為什麼當我們要將雲端技術應用在儲存、管理、利用個人健康資訊時,無法理所當然地認為「健康雲」可以與其他的「新聞雲」、「觀光雲」相提並論,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病歷應該如何被對待、處理,有不一樣的期待。若這樣的期待確實是我們社會的共識,那麼我們就必須思考這朵「健康雲」是否符合這樣的期待。從個人自主控制資訊需求來說,可能有人並不想讓自己的病歷或其他健康資訊上雲端,那麼他(她)有沒有選擇說不的權利與機會?從維護資訊秘密性、控制對資訊的接近使用而言,電子化、雲端化的病歷與紙本、實體病歷相比,是不是要維持資訊隱密性的難度也會增加?

事實上我們一直忽略了個人健康資訊跟其他資訊有個非常大的差異點:健康資訊往往是在醫病關係中產生的:我們生什麼病、檢查結果如何、X光片看起來如何,這些都需透過醫師問診、檢查、判斷後才會產生資訊而被紀錄下來,因此從幾千年前醫學專業就期許自己在倫理上應負有保護病人資訊秘密性的義務,讓病人可放心接受問診與治療,這對於醫病間的信任、醫療的品質都具有高度重要性。若「健康雲」允許或甚至要求醫師及醫療院所提供、上傳病人資訊,這是不是代表醫師與醫療院所都不再對病人資訊負有保密義務?現在因為醫療環境大型化與複雜化,除了醫師外,其他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及醫療院所也在倫理上及法律上須對病人資訊負有保密義務,在未經病人同意的情形下,原則上醫療專業人員及醫療院所不得將病人的資訊揭露予第三人。若是如此,「健康雲」也不能忽略醫療專業對於維護病人資訊秘密性的需求與義務。(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承揚|英商牛津儀器海外行銷有限公司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