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舊金山灣大樓爆破 有助地震研究

102/09/04 瀏覽次數 15288
新聞報導

沃淪大廈(Warren Hall)位於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加州大學東灣校區山丘上,2013年8月17日爆破,13層大樓瞬間化為濃煙和瓦礫。美國地質科學調查中心(Geological Survey)科學家魯弗斯‧卡欽斯(Rufus Catchings)觀察爆破過程,表示美國在這條高危險的斷層帶上藉引爆所做的地震研究,看來會成功。

這棟建築物位於距離海沃德斷層(Hayward fault) 609.6公尺處,加州政府判定地震發生時會帶來危險,因此請科學家將大樓爆破拆除,同時也藉此分析加州地區的地震模式。

研究人員在大樓周圍1.6公里處(1英里),放置600多個迷你地震測量器,利用大樓爆破時產生的衝擊波,模擬2級地震規模,並蒐集相關研究資料。

卡欽斯說:「這將帶給我們很多關於地震帶的資訊,亦即真正地震發生時釋放出的能量。」

美國地質調查中心估計,未來30年內,灣區有64%的機率發生大地震。科學家希望,藉由沃倫大廈爆破、模擬地震的研究,有助於了解加州地區哪裡是地震帶位移頻繁的地方。

位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足球場下方、貫穿東灣地區的海沃德斷層,可能就是答案之一。但不只是海沃德斷層,還有其他從主斷層分岔的斷層帶,稱為斷層跡(traces),其位置不為人所知。

「大地震發生時,通常不只在一處地面區域斷裂而已,它會延伸出一段距離。要真正了解危害所在,就必須清楚斷層所在」卡欽斯說。

此次引爆建築物的想法來自加州州立大學地質系副教授路德·斯特雷爾(Luther Strayer),他請美國地質調查中心的官員來執行這次的引爆試驗,光是分析這些數據就需要花上幾個月時間。

海沃德代理市長馬克·薩利納斯(Mark Salinas)說,該數據分析報告將有助於城市建築規劃。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地震90%是因為斷層錯動,常見的錯動類型,包括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3種,斷層活動不僅會釋出地震波,同時會產生地表震動、錯移和變形,造成地表上的建築毀壞、釀成可怕災害。

為了防範可能的災害發生,透過地質調查理解那些地方位於斷層帶、了解活動斷層分布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調查工作。臺灣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便負責定期公布活動斷層分布和地表變形的觀測結果,102年6月的觀測報告指出,臺灣目前共有33條活動斷層,其中20條在1年內有活動證據,稱為第一類活動斷層。其他13條則是1萬年到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是第二類活動斷層。透過地質調查所設立的平台-大地裂痕的守護者,民眾可以查詢斷層資料和各種與斷層有關的災害資訊。

臺灣雖然是地震頻繁地區,但地震新聞卻常見誤用震度(intensity)、規模(magnitude)兩個概念。所謂地震規模是用來描述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尺度,採用1個沒有單位的實數來表達,換言之,當新聞以地震規模,就會直接加1個實數,後面不會有「級」或任何單位。目前常見的地震規模是芮氏規模,原是1935年由美國地震學家芮氏所創;震度則是指地震時地表所能感受到的震動強度或者物體受到震動而遭破壞的程度,依照「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震度分級表」,從無感到劇震,區分0~7級。(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