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蛋鴨多採平飼方式飼養,生活環境中有水池、可供鴨隻運動的戶外空間,並有鋪設墊料及巢箱的產蛋區。由於蛋鴨產蛋的時間大多集中在午夜至翌日清晨5點之間,鴨農必須在夜間把鴨隻趕入產蛋區,清晨放出鴨群後再開始撿蛋。產蛋區的面積廣,鴨蛋散布整個區域,撿蛋需付出大量勞力,且部分鴨蛋會受到鴨隻踩踏,蛋殼常遭汙染。為了減輕勞力負擔與改善鴨蛋品質,國內開始研究鴨隻的就巢行為,並設計符合可吸引蛋鴨進入巢箱的方法。
就巢行為
要設計吸引母鴨喜愛造訪及產蛋的巢箱,得從母鴨的就巢行為著手。就巢行為是指在野生或開放式的飼養環境中,家禽會在產蛋前脫離群體尋找一個隱蔽地點築巢的行為。
早期認為就巢行為可能是因為堅硬的蛋存在於家禽體內的殼腺中,腹腔感受到壓力,進而引起家禽產生準備把蛋產下的各種行為。後來的研究發現,就巢行為並非由於產道中的蛋所引發,而是家禽體內內泌素的作用。內泌素是在產蛋發生24小時前,卵巢的排卵過程及排卵後發育的濾泡所釋放的動情素及助孕素。
就巢行為的表現
母鴨的產蛋通常伴隨著就巢行為一起發生,就巢行為的特點是產蛋前運動及探索行為的增加,隨後展現的是築巢及蹲坐在一個母鴨選擇的位置。接近產蛋的階段,母鴨會表現較少的探索行為及更多的就巢行為,並在接近產蛋時花費較多的時間在最後選擇的產蛋位置。就巢行為的表現大致可分為下列階段。
探索階段 ─ 母鴨受到體內內泌素的影響,開始四處走動,偶爾停留在某處,探索周遭環境,接著離開至其他地點,如此反覆直至就巢的階段。
就巢階段 ─ 停留在某個地點不動,偶爾蹲坐。就巢階段尚未穩定之前,母鴨仍會回到探索階段,直到找到合適的產蛋地點。
築巢階段 ─ 儘管家禽生長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仍然會表現出築巢的行為。母雞就巢時會表現出以爪子扒地,以及用身體磨蹭地面的動作。母鴨也有類似的行為,假如飼養環境中有稻殼、麥稈或乾草等材料,也可看到母鴨以喙去咬啄,或把這些材料移動至身體下方。
占巢階段 ─ 有些母鴨會因為特定的巢箱對牠具有吸引力,或想要表現孵蛋的行為,在進入就巢階段時或產完蛋後,常占據著特定巢箱不離開。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其他母鴨對巢箱的競爭行為,在競爭的過程中,可看到一群母鴨塞在同一個巢箱中,或發生打鬥行為。競爭失敗的母鴨只好選擇其他的就巢地點。
判別鴨隻的感受
動物無法使用人類的語言,一般人很難了解動物的感受。不過,動物對於周遭環境的感受仍然有跡象可尋。例如,碰到喜歡的東西會去接近,碰到討厭的東西則會避開。因此,行為的評估及評估指標常用來判別動物的感受。
了解動物對特定事物是否喜愛的偏好測試,是把動物放置在特定場所,觀察動物在自由意志下所表現的選擇結果來判定動物的好惡,研究家禽就巢行為的表現也常使用這種方法。例如,在鴨舍裡擺設不同遮蔽程度、不同顏色、不同材料的底板,或在巢箱內使用不同顏色的燈光等,觀察鴨隻在夜間造訪何種型式的巢箱次數最多,或在裡面產的蛋數目最多,來判斷何種巢箱比較受到鴨隻的青睞。
嫌惡測試與偏好測試類似,只是動物的自由意志表現在避開目標而非選擇目標。當動物經歷一些害怕、疼痛或不舒服的情況,會想辦法逃離或避開這些目標。
需求性測試是觀察動物針對目標所願意付出的勞力,來判斷動物對該目標喜好或討厭的強度。觀察發現母雞願意付出許多努力,來獲得一個隱蔽或有墊料的巢箱,包括長距離的步行、打開門、涉水及勉強通過狹窄的間隙,顯示家禽對就巢地點展現出高度的需求性。但當一群饑餓的母雞處於就巢階段時,提供飼料給母雞會發現很多母雞停止了就巢行為,轉而前往覓食,產蛋時間也會因此延後,顯示對饑餓的母雞來說,吃飼料比生蛋來得重要。
改進鴨蛋生產模式
家禽就巢與產蛋行為以及是否進入生產者提供的巢箱,取決於品種、年齡、環境、巢箱設計、社會關係等因素。
為了改善傳統蛋鴨場在晨間撿蛋的勞力負擔,分析各種影響蛋鴨就巢的因素後,便可設計符合鴨隻就巢行為的巢箱。因此在巢箱後端開口,以及底板向後延伸並傾斜,以使鴨隻產蛋後鴨蛋自動滾落至巢箱外部的集蛋區。此外配合機械設備收集鴨蛋,大幅減輕晨間撿蛋的勞動力。
改善蛋鴨的動物福祉
英國政府在1965年設立布蘭貝爾委員會(Brambell Committee),討論如何維護集約式生產系統內動物的福祉。這委員會的報告建議動物福祉的維護可以經由5項自由來確認:免於飢渴的自由、免於不適的自由、免於痛傷與疾病的自由、能夠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免於恐懼與痛苦的自由。
雖然蛋鴨歷經長年的人工飼養,但仍保留與生俱來的就巢欲望,假如剝奪這些自然行為的展現,會引起鴨隻的挫折感。因此,研究鴨隻的就巢行為,設計出符合鴨隻的就巢環境,除了能減輕生產者的勞力負擔外,還能給予鴨隻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這也是一種促進動物福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