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人與機器人互動:序言

103/04/29 瀏覽次數 11026
機器人學是受大眾文化影響頗深的學科。不只機器人(robot)此字來自捷克作家恰佩克的戲劇作品,機器人學(robotics)這個字也是來自科幻作家艾西莫夫的發明。不過,人們對於機器人的印象和想像,也因為大眾流行文化的強烈滲透,而與現實情況有不小的差距。一說到機器人,立刻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漫畫或電影裡上天下海無所不能的人形機器人。但在現實情況裡,數量最多的還是工廠裡幫忙組裝、噴漆的工業機器人。

大眾流行文化裡的人形機器人形象,的確激發了許多機器人學家的熱情,嚮往有一天機器人能走入家庭。不過,目前的機器人擅長的還是接受固定指令,在有限的範圍內精確、快速的動作,我們常常一望即知它們的功能以及正在進行的工作。然而,既然我們設想進入日常生活中的機器人,不會是像工業機器人那樣只管執行機械性重複動作的工具,那麼,我們如果想要它們做種種不同的事,它們能夠瞭解嗎?或者,我們能夠從它們的反應,判斷它們有沒有遵照指令做事嗎?這些都是人形機器人研究上的困難問題。

儘管研究上困難重重,但不管是一般人還是研究者,都還是對人形機器人滿懷嚮往。最近的一個事件,剛好提供了我們瞭解人形機器人的切入點。日本的人工智慧學會,為了讓旗下發行的科技類期刊「人工知能」(人工智慧在日本稱為人工知能)更有親和力,公開徵求封面插畫,並且在2014年1月出版的期刊封面上,刊載了票選最高票的插畫。插畫中是一個著長裙、蓄長髮的年輕女性,站在看似是書房的房間裡,一手持書,另一手則拿掃帚。唯一可供辨別「她」與人類不同,實際上是個機器人的,只有背後連接的那條電纜線。學會編輯宣稱,此插圖要傳達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慧」、「吸塵器有人工智慧」。期刊一出刊,立刻因為封面插圖引發了爭論。有些人認為,即便機器人理應沒有性別可言,但這幅圖卻反映著「做家事者是女性」的性別刻板印象,有性別歧視之嫌。「人工知能」期刊的編輯委員會在2014年1月9日刊登啟事,說明往後會對封面插圖的選擇更加謹慎。

除了性別刻板印象之外,繪圖者(是位女性)對於插圖的說明,以及編委會的啟事中,都提到了與機器人外形有關的問題。繪圖者自稱她使用擬人化的表現技巧,是為了描繪融入日常生活的人工智慧。編委會的啟事則提到,也有人以技術上的理由對插圖提出異議。這促使編委會想再進一步探討,搭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外觀應該如何設計的問題。

這個事件清楚說明了,機器人長的是什麼樣子,不管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或者是在學術研究上,都十分重要。市面上不是已經有許多暢銷的掃地機器人了嗎?為何人們還是執著於具有人類外形的掃地機器人呢?具有類似人類的外形才有辦法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嗎?

具有人類外形的機器人的確有其吸引力。在面對人形機器人研究上的困難問題,讓它們在教育、照護、協助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等工作上真正實用化之前,機器人學家們發現,如果能讓人願意與機器人持續互動,甚至與它們建立如同人與人之間一般的長久關係,就可能讓它們未來在執行工作上更加順暢。而類似人類的外表,是建立長久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能讓人與機器人持續地互動,就是近二十年來,在機器人學領域方興未艾的社會機器人(social robot),以及人-機器人互動(human-robot interaction,簡寫為HRI)領域關注的問題。社會機器人是指能夠與人們形成社會互動,例如對話、解讀表情及動作,甚至能透過眼神和表情,表現出自己的情緒甚至個性的機器人。而HRI的目的,則是要瞭解人們面對不同外形和反應的機器人,會有什麼反應以及為何會有這些反應,以便設計出人們樂於與之互動的機器人。

除了少數動物型機器人的成功應用之外,具備社會互動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多半還處於實驗階段。也正由於這類機器人還未如同工具一般有明確的功能定位,HRI領域的研究成果也就更加重要,可以讓人們更願意與機器人互動,以便它們能有機會與人們共同生活。為了瞭解人們面對機器人的反應,HRI需要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如心理學、認知科學、生物學等;在檢證實驗結果上,HRI也常常採用長期觀察法,觀察人們與機器人的互動;而在探討人與這類機器人長期互動的後果上,社會科學和哲學也扮演一定角色。本專輯將從機器人的外觀、身體、情緒,以及互動等角度.例示HRI這個跨越許多學科的領域,以及它所引發的一些議題。
  •   人與機器人互動(一):擬人化
  •   人與機器人互動(二):機器人的外表(上)
  •   人與機器人互動(三) :情緒
  •   人與機器人互動(四) :機器人的外表(下)
  •   人與機器人互動(五) :遠距互動
  •   人與機器人互動(六) :身體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103年/02月)

責任編輯:楊谷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