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保育珊瑚礁的社經問題

102/10/25 瀏覽次數 11773
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的健康指標。在國內,大家都熟悉珊瑚礁白化的問題。那是由於與珊瑚共生的細菌因各種原因而死亡,珊瑚礁因而喪失了美麗的色彩。在一些案例裡,水污染與核能電廠排放的熱廢水是主因。

事實上,全世界的珊瑚礁都面臨類似的威脅,特別是近海岸地區的珊瑚礁。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某些地區,人口膨脹似乎是終極原因。人口膨脹導致珊瑚礁海域的過度捕魚,生態鏈的每個環節都因而出了問題。觀察到的珊瑚白化現象只是結果,而且是許多後果中的一個。這麼說來,控制人口似乎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但是澳洲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這個把「人口」視為關鍵的想法過於天真。這個團隊由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的學者辛那(Joshua E. Cinner)領導,他任職於澳洲研究委員會(ARC)設立的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辛那是一位社會科學家,而不是生態學者或海洋生物學者。他的博士論文就是在探討與保育珊瑚礁有關的社會經濟因素。最近他把研究幾個印度洋國家的結果發表了。他的團隊發現,一個社會的人口數量並不直接威脅到珊瑚礁,而是經濟發展程度。

他把他研究的國家按經濟發展程度分為三等,指出經濟發展程度中等的社會,對於珊瑚礁生態系的破壞最大。最窮的國家負擔不起機械化的捕魚設備,對於海洋生態的破壞不大;而富裕的社會有保育意識又有錢,可以花錢購買漁貨,不必親自動手破壞海洋生態。
OPEN
回頂部